在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里,Steven Covey说:Trust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human motivation。说我们有emotional bank account,我们的一些行为可以往里面存信任,也会犯一些错误导致信任的流失。
信任真的是非常美妙的事情。我想到我有可以非常信任的人,我觉得我的后背可以朝向他,在我冲锋陷阵的时候,他会为我打点好后防线,这种感觉让我内心无比安定。Heidegger在他的书Being and Time里也说,信任感可以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保护我们,弱化打击。
之所以会聊到信任这个话题,是因为我的教练学习小组里谈论到怎样的教练才容易在一段对话的最开始获取对方的信任。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因为虽然我们都说获取别人的信任很重要,(在coaching这个行业里,缺乏信任会让教练误以为对方被教练的意愿度不强,其实只是人家不买你的账而已)但是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如何才能取信任。
教练小组里不同人给出的回复不一样:
A:喜欢charming的人。对方要让我感觉对学识渊博、有意思,压得住我才行。如果一开始的对方就让我感觉到对方呆板、没有个人魅力的话,再扭转我的这一观点就会比较难。
B:真诚对我来说很重要,要够敏锐。教练的人生阅历丰富度也很重要。对方不要一味地将我推向目标。
C:真诚、安全、踏实、有眼缘。
D:先信任了再说。
E:依据话题而定。不过我比较喜欢直接给我反馈,帮助我照镜子的人。
虽然我的学习小组里不囊括各式各样的人,但我们确实可以发现不同人对信任这件“小事”的态度不同,要取得不同人的信任方法也是不同的。这也许是为什么有些人觉得自己“很努力了”然而还是感觉自己没有被足够信任。
在The Speed of Trust这本书里,Steven认为信任有四个元素:
- Integrity:正直,是否做到言行一致;
- Intentions:意图,人与人产生关系的出发点;
- Capacity:学识、能力、个人风格;
- Results:彼此的关系是否助力于彼此成长。
在与客户们及一起学习的伙伴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人在信任这件小事上给予这四个元素的百分比各不相同。尤其是在初次接触的时候,有些人比较注重情感上(emotion),有些人更为走脑,内心给对方一个评价(assessment)。不禁让我感觉到人与人关系的奇妙。有一些疏远后即便再次有了联结,也很难回到当初,好像是插入板子里的钢钉,拔出之后还是会有洞洞。因此,若是有了信任,应该非常珍惜呵护才是,好像是一个珍宝一样,安安心心地捧在手心。
信任银行是一个出入自由的场所。正因为非常自由,所以有时候我们都未曾意识到自己不断地在赊账,等有一日回过头来才发觉账户已经亏空。我常常遇见一些急于修复关系却常常求而不得的人。这让我想起我的画室老师曾经跟我说过的一段话。他说:在画画这件事情上,遇到过很多急于求成也努力的人。他们不同于那些急于求成但不努力的人,没错,他们是很努力,每周来三四次画室,但是(画画的过程中)去观察、去感受、去体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每周来一次画室但是坚持五年人一定比每周来五次画室坚持一年的人要画的好许多许多。
信任,应该和画画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时间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