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扶贫切入点 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作为我国两个一百年计划的重要年份,在我国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离不开产业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区分不同情况,立足区域优势,坚持统筹推进、重点推进、长远推进。
脱贫攻坚要因地制宜,创造品牌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质量建设、品牌建设,市场也越来越趋向于品牌消费,在此背景下,产业扶贫要更加注重品牌化,唯有创出品牌特色,才能更加长远发展。近些年来,很多地区在产业扶贫上经常面临着有资源没产业、有产业没市场、有市场没品牌的窘境,这极大制约了贫困地区的脱贫发展。因此做好品牌扶贫至关重要。一些地方在品牌扶贫的方式方法上拿出了很多有力举措,从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看,品牌扶贫重在打出名片。一些地方以推出产业发展“代言人”为名片,如推出第一书记和村书记为产业发展“代言人”,通过省市县乡村同频共振对接市场,为第一书记精选特色农产品代言项目、设计代言途径、延伸产业链条、创建优质品牌,以此拉动农村产业发展。
脱贫攻坚要立足长远,铺平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要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大力发展可持续的产业项目,不断增强贫困村自我“造血”功能,为乡村铺平发展之路。结合时代发展来看,融媒扶贫、网络扶贫不失为创出产品的良方,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直观感受更为明显。在疫情防控期间,物流中断、市场萎缩、消费下滑,各个地市均出现了农产品积压滞销情况,在此情况下依托互联网、融媒体等宣传推介,可以迅速打通销售渠道。一些地区不仅通过在线渠道对应季蔬菜、出栏家禽、山珍特产等农产品进行了销售,还有很多农户通过网络进行了募捐,有的地方还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建立了新的稳定的供销关系,为后续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脱贫攻坚要建强堡垒,留下精神财富。
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出现个别村子穷的原因往往是班子弱,村党组织自身不强,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建强村党支部是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要抓好以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必须推动干部、人才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建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为乡村发展补足“动力”。上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总要求,建强堡垒、精准发力、整顿软肋,扎实抓好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双推进”,齐抓共进、相互促进,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确保未来发展长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