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元宵节吃“糟羹”的习俗,全国各地也许很少有,的确有点奇特,在“羹”字的前面还加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糟”字,本人认为是杂的意思。
“糟羹”名字不怎么好听,颜值也算不上高,但的确好吃,味道鲜美,口感独特,制作传统历史悠久,算得上是真正的台州地方特色风味美食。
台州府城临海过元宵节吃“糟羹”的习俗,年久难考,版本竟有五、六种之多。涉及名人的就有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明代礼部尚书秦鸣雷(临海状元)。相比之下,下面这个版本本人觉得比较可信一点。
据说“糟羹”的来历跟台州府古城墙的一段历史有关。
台州古城墙始建于东晋末年,当时规模不大,仅临海西北面龙固山一带。初唐置州之后,台州府开始扩建城墙。唐高祖武德年间的一年冬天,冰天雪地,城内百姓见士兵和民工筑城非常艰辛,纷纷前来慰问。时值正月十四,百姓将大米磨成米浆,用带有酒糟的新酒当水,加入切碎的肉丁、芋头、冬笋、豆腐干及芥菜等,一起放在大镬子中搅拌,煮出一镬镬热气腾腾而且非常美味的粉糊。
这鲜香美味的羹糊就是“糟羹”,这搅拌制作过程称作“搅羹”,临海方言中“搅”与“搞”字音很相近,所以在外地人听来觉得是“搞羹”。
因此,台州府所在地的临海过元宵与各地习俗不同,不是正月十五,而是正月十四,家家户户吃的也不是“元宵”而是“糟羹”。
临海正月十四搅“糟羹”,一直是很郑重其事的。小时候的记忆中,家家户户提前好多天就开始准备搅羹用的羹料。浸米磨浆,发豆芽、芋头削皮……,通常是将鲜肉、芋头、冬笋、豆腐干、油泡、香菇、茡荠、胡萝卜、蒜苗、芥菜切成丁,刀功很是讲究,许多人家一切就是一整天,真可谓“古城迎元宵,家家剁砧声”。
搅羹的操作顺序是将鲜肉、冬笋、豆腐干、芋头、油泡、香菇、茡荠、胡萝卜等羮料在油镬中翻炒,洒泼酒等佐料,再放入川豆板、豆面碎,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熬熟后,一边添加米浆一边不停地搅拌,待整镬的粉浆羹料熬熟后,再加入切碎的芥菜叶,最后撒上蒜苗。
以前每户人家总要搅上几镬的“糟羹”,分盛在大大小小的盆里甑里,要连吃好几天。邻居之间也互相馈赠分享。
正月十四当夜,各家孩子甚至大人都捧着碗挨家挨户讨羹吃,因为老人对孩子说,要吃七户人家的“糟羹”眼睛才会更亮,这是上辈人传下来的习俗,现今很难看到这种情况了。
“糟羹”不耐饥,吃了上街看灯,看舞龙,看锣鼓亭和细吹亭,吹吹打打,闹元宵。闹了,玩了,饿了,回家再接着吃。
“正月十四是元宵,份份(土话,家家的意思)糟羹蛤蜊调”,这句老话耳熟能详,小时候常常听说。但从来没吃过用酒糟制作的“糟羹”,记得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特别是困难时期,连豆腐干油泡都是凭豆制品票限购的,猪肉更不必说了。香菇买的也是蒂头,浸泡后切细用。
今非昔比,现在的羹料逐渐丰盛起来。
海鲜有虾干虾仁、蛏子、淡菜(贻贝)、蛤蜊或牡蜊。荤的除了肉丁外,还有香肠、猪耳和猪大肠。所用羹料增减由自己喜好,但芋头、冬笋、豆腐干、油泡、荸荠、芥菜还是必须的。
芥菜总归是一成不变,必用的绿色鲜菜,以橘皮芥菜为上品。若是要论更传统的“糟羹”,则应该用的是米浆(粳米浸水后磨浆)而不是干的米粉。
吃了正月十四咸味的“糟羹”,正月十五元宵节临海人还是不吃元宵,而是吃甜羹。
甜羹也称山粉羹,即用番薯淀粉搅成。羹料有红枣、莲子、桂圆、荸荠、金桔饼、葡萄干、川豆板、酒酿及糯米圆子等等,加的自然是红糖而不是白糖。
吃过正月十四的咸羹,再吃过正月十五的甜羹,年就算是过完了。通常先吃咸羹再吃甜羹,寓意先苦后甜,日子越过越甜美。
临海的元宵节就是这么具有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