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年时还有个风俗,就是在节日期间“走亲戚”——很长时间不走动的亲戚朋友,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相互见见面,拜拜年,叙叙旧……我们家也不例外,初二过后,便邀请亲戚们来家做客。
每年年一过,我们就奉老爸之命搞准备工作,要忙活好几天:洗一大批碟子碗筷,更兼疯狂购物。我们家一般是初五或初六走亲戚,提前一两天,“大餐”就要基本准备就绪。记得有一年光猪肉拌菜就做了四大篦子。那次一下子来了十几个客人,再加上我们家的十多口人,本来空间就不大的家,连个插脚的地儿都没了。过大年家家吃好的,人再多也吃不下很多东西。客人们走后,我们便吃了一个多礼拜的拌菜,以至于好久不能提“拌菜”……于是我们纷纷抱怨:亲戚这样走可真是太麻烦了!累人呀,爸呀,以后别让他们来那么多人了吧。最好是别来了。有什么意思呢?难道就过年的时候是亲戚吗?为什么平时不多走动走动……如此种种,时常惹的父亲愤愤地说,你们不愿意管我管,我让他们出去吃!
今年初五,是父亲跟亲人们约好来家的日子,抱怨归抱怨,我们还是把一切工作都按父亲的意思准备到位,只是中午饭是在饭店吃的。推杯换盏间,你说家长里短,他讲离情别绪,逗孩子,讲笑话……虽说节日期间饭店价格不菲,气氛一样轻松热闹。
吃完饭,亲戚们就告辞了。当他们坐上车的时候,我看到了父亲眼里的依恋;当车开走的时候,父亲追着走了好远。我们都暗里笑他的迂,一路嘻嘻哈哈回了家,父亲随后很快也回来了。他给我们回忆起和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言语间流露出的是无限的深情……而说到舅舅时,我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泪!
我的心一颤:父母老了,他们除了惦念着自己的儿孙之外,也惦念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呀!而今的人生活节奏都比较快,每天忙于生计,那些亲情似乎只能贮存到节日才能得以释放,而老人们更渴望亲情的沐浴啊。难怪父亲每次都非要给亲戚们带上一些东西,哪怕是是大葱啦,苹果之类的,虽然不是啥值钱物稀奇物,虽然我们没有地,那些也是别人给的,但他很大方,宁可自己少吃点;难怪我听说叔叔在年轻的时候,跟父亲关系并不太好,但无论何时地,叔叔一家的冷暖总装在父亲的心间;难怪在姨妈卧病在床的那几年,母亲每隔一段时间总要回去看看,虽然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也需要儿女的照顾;难怪在姨妈去世的时候,虽然母亲也说“年龄也大了,走了不受了”,但她却在姨妈的灵前痛哭失声……
老人有许多的想法儿女认为有代沟想不到一块儿,有许多的做法儿女似乎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老人心中的愿望并不奢华,他们就渴望经常有人陪着说说话,就渴望亲人能时时团聚,就在心中为所有的爱着的人留着那么一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