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理性人假设”的定义:1)人们都是基于理性来选择;2)每一次我们在多种选项中,都会选择最优解。(有的时候,我们跟随感性,在更深层含义上,也是我们理性的选择:理性选择了听感性的。)
完整地说:
理性=我总是选择‘我们能够想出来的’选项/答案中‘我所认为最好’的那一个
在人类心理机制的偏向性引导下(其中之一是“基于效率的认知简化机制”—— 我自己的命名),这个等式被悄悄地进行了多次简化/偷换/篡改:
理性,从“我总是选择‘我们能够想出来的’选项/答案中‘我所认为最好’的那一个”(其实还可以加上“综合考虑了所有因素……等这样的各种限定状语”,但本质上无差异),变成了:
——>第一次篡改:我总是选择选项/答案中我认为最好的那一个(去掉了“我们能想出来”)
——>第二次篡改:我总是选择选项/答案中最好的那一个(去掉了“我认为”)
——>第三次篡改:我总是选择对的那一个(把“最好”,替换成了“对”)
第一次,把“局部最优”变成了“全局最优”,因为还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
第二次,把“主观最优”变成了“客观最优”,因为“我认为最好”不等于真的最好。
第三次,把对事的判断,映射到了对人自身认知的判断。
三次篡改之后,带来了一个后果:
理性=我是对的,并且总是对的。
—— 更完整地说:每一个理性人在作判断的时候,遵循自己的理性,他/她必然认为自己是对的(否则他/她不会那么主张),并且总是对的。
说白了
理性=自以为是、必然地自以为、每一次都自以为是
这是一个巨大的理性陷阱,我将其命名为“绝对的自我肯定陷阱”
这三次简化/偷换/篡改,会带来严重的心理暗示:
你不同意我的看法 = 你否定了我or我的认知(而非单纯否定这个结论,对应第三次篡改)+ 你没有认识到客观真理(对应第二次篡改)+ 你的脑回路真奇怪(居然会想出别的东西来,对应第一条篡改)。
这使得在非常多的情况下,异见交流往往和辩论/攻防、奇怪的心理情绪反应、冲突的语言往来……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异见交流变得非常困难。
这三次篡改/简化,意义重大,它的长期累积效应,塑造了人格和行为模式。
当然,这种“篡改”也是人类心理/行为机制中极为重要/必要的部分 —— 自我信任/认同,是人类正常行为的心理基石,而自我肯定/认同的累积,就是自我信任的来源。
但仔细想一想,我们所处的人群环境是这样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你的每一位同事、上级、下级、朋友,都是一个“认为自己总是对的”的人。
会突然觉得有点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