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面条,北方人天生就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热爱。
宋代诗人陆游早起饥肠辘辘,一碗面下肚便大叹“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天上的美食又如何,饿时来碗合自己胃口的葱姜面,快活似神仙。
面食种类繁多,各地人民根据舌尖的需求,发明了各种吃法。
汤的捞的拌的炒的,把一碗简单的面条做出了满汉全席的气派。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最爱的自然是那一碗汤底纯白,鲜香滋补的烩面。
它就像河南一样低调朴实,看似其貌不扬,浓汤的鲜香却让人回味无穷。
关于烩面的起源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唐太宗落难时的灵丹妙药,是杨翰林对厨子的知遇之恩,还有人说是抗战时期粮食急缺的机缘巧合。
除去这些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可考据到的是:
1956年公私合营后,烩面第一次正式作为单有品种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所以,烩面的历史不过64年。
但面的特色口感和汤底的浓郁醇香让它跑过河南各个街头巷尾,走遍祖国四方。
走进一家面馆,透过玻璃隔窗向里看,揉面师傅正将面团分成一个个包子大小的面剂子。
饧面三五分钟,再把它们摊成一掌大小的面胚,涂上色拉油,盖上塑料膜保存。
外面服务生 “三碗!”的吆喝声刚刚落下,师傅就提起面胚,为它减宽拉伸变成长长一条。
两手运筹帷幄,甩开面片送上空中,挽出各种花样。
烩面的汤底是羊骨、猪骨、牛骨熬出来的白汤,有时还会加入一些滋补的中药,多一些独特风味。
脆生生的银耳,细软的粉条,还有豆腐皮等食材,更让人不觉味道单一。
再淋上一勺香油,鲜味直冲天灵盖。
嗦一大口软而又略劲的面,最好再来一瓣没了辣味的糖蒜。
醇厚鲜美的面和酸甜爽口的糖蒜,味道恰巧中和。
回味过来,醇香的羊肉味带着些许蒜香,让人直呼过瘾。
一碗面下肚,最后呼噜呼噜喝完汤,给空虚的味蕾最后一波鲜香冲击。
大碗放下,抹掉头上的汗,大叹一句舒坦,岂不赛神仙!
近些年,河南烩面有了许多遍布各地的连锁店,流水线产出的味道让每家店的风味大同小异。
可总觉得这些面中白汤少了些韵味,面条不是太硬就是太软,口感大不如街边小店。
最好吃的面总是在临街的小店,对街摆起一个黑漆漆的烧烤炉,和几张矮桌小凳。
天不亮时,灶台上咕嘟咕嘟地炖着羊骨。
经验老道的师傅对面粉的比例了如指掌,闭着眼睛都能揉出恰到好处的面胚,扯出薄厚均匀的面条。
记忆中的夏天,我们一家人总是去街边面馆吃面。
不太明亮的灯光,四人填满矮方桌的每条边,大碗嗦面,吃得大汗淋漓。
有时候再来几串羊肉串和烤鸡翅,爸妈会分一瓶啤酒,笑看我和弟弟争最后一串鸡翅,抢最后半杯雪碧。
超大的电风扇时不时扫过,蒸发掉额头上的汗珠,在闷热的天气里送来一丝丝的凉爽。
尽管离乡六百多里,每每想起,总觉得还能闻到炭烤的烟熏味,尝到丝丝缕缕的孜然味和烩面汤的羊肉香。
秋风起,寒意浓,在街头吃碗烩面吧。
暖暖身子,烫烫血液,迎接越来越刺骨的寒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