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讲到了一个成语——自强不息,问他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一个小男孩,缺了颗牙齿,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笑眯眯的看着我,答到:“老师,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我听过,在体操比赛的时候,有个班喊的,87 87 自强不息!”看着他灿烂的笑容,我的内心却不好受。全校广播体操赛,离比赛的篮球场有点远,加上周围声音嘈杂,学生们只能坐在小板凳上。拔周围的草,成了他们打发这比赛的唯一乐趣。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啊!我们俗称“好苗子”的,我们班也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渴望吃披萨逛公园,渴望着老师的赞扬,渴望爸爸妈妈回家过年,渴望着了解一切新奇的东西。但,有些东西,也是在我毕业后才明白,不是你渴望,就能得到。
上到了《识字二》,提及了许多树木,想给他们看看红红的枫叶、挺拔的白杨、飘落的银杏等等。却只能口头激励一下孩子们,等你们到了大学,就可以看到这些美景了,在绿油油的草坪上读书,去教室的路上,路过美丽的枫树林。。。。。。看着他们陶醉的神情,仿佛真的到了大学似的。有多少农村孩子可以上大学呢?以前,人们说,寒门出才子。现在的寒门,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走出来那么几个才子?也许,真将是凤毛麟角。
乡村孩子的教育,在教学设备上,家庭上,师资力量上,已一步步拉开了差距。路过某间教室,听着数学老师大叫道:“给我记住了,多就是加,少就是减”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响起,多就是加,少就是减,至今在我耳边挥散不开......有尽职敬业,坚守在一线的老师;也有混吃混喝,过一天是一天的老师。这个职业,与所有的职业一样,没那么幸福,也没那么光辉。有人说,一份糊口的职业而已,比平常人多了份社会地位;有人讲,一个月两千多的工资,我只愿他们不出安全事故;有人叹,教好自己的书,以后还看孩子们自己;有人想喊,农民占了百分之八十的中国,农村孩子的教育怎么办?
这是个发展的时代,也是个奇葩的世界。孩子,打不得,骂不得。碰到过很多让人无可奈何的家长
“我家孩子很聪明的,老师你交的方法不对”
——全班,就剩你家孩子一人背书没完成,you can,you up.
“老师,你看看,我家孩子这摔绿了,必须得给个说法”
——你带一个孙子,肯定也会有磕磕碰碰。我一个人管四十多个,那我只能天天抱着。
“老师,我们孩子不吃早餐”“老师,我孩子不吃中餐”
——为什么不是老师给我家孩子排后面;为什么不是老师,我家孩子成绩差不用搞上去。
“老师,又要交钱?”这些老师,一个个只知道要钱。
——全校都收到。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教师敢自己随便来么?
老师好不容易打通了电话,“孩子到家了吗?他几天都不交作业了,您在旁边盯一下,作业还是要做的”
——“到了,好,好”,老师很开心的笑了,这就好。接着“打,打,打,打死啊”抱怨混合着麻将的撞击声传来,一下下的砸在忘挂电话的这方人的身上。
每个初入校园的教师,都信心满满,挥斥方遒。想一己之力,表师德之范,育栋梁之才,达桃李天下。奈何,形形色色的家长,一言不和就告。罚不得、打不得、骂不得,娇娇贵贵的宝贝仔,不顺心就对着来。无尽无止“斗志斗勇”,再多的满腔热血,也付之东流了。剩下二字——心寒。
这里不是指所有的家长,但每年,总会有些奇葩人物,一点点的,啃食着心。
越偏点的地方来的孩子,更老实;和镇、街上挂点边的孩子,越调皮。家长亦然。不将工作的情绪带到生活中去,但有时候总是想不明白,这是怎么了,社会氛围还是教育怎么了。
不可否认,从以前的破房烂板凳,到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从以前背饭带米,到现在食堂有肉的饭菜,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国家更重视教育了,发展农村了。但,我这个心急的老师,还是不满足的期盼着,快点儿吧,快点儿吧,一批批的孩子在走进学校 ,一队队的孩子要去面临着升学。快点儿吧,快点儿吧,别再总是抽走好老师,给乡村孩子们也留点资源吧。别闷死那么多的树苗,才能有森林啊。
我是一位90后的乡村教师,有着“万世师表”的梦。老师也惭愧,当不了陶行知。组词,老师不敢过多涉及四川、深圳、团圆、思念等词语,因为老师怕看到你们悄悄抹眼泪;老师们没办法给你们投影出世界的美丽;老师没办法带你们去天文馆,只能试着解释太空。老师也只是个刚刚毕业的愤青,也许会继续愤下去,也许会被磨平菱角。老师也只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也只是高中时,只被允许写议论文,已不敢相信自己还能写出这么多字的语文老师。但,老师会继续以鼓励的方式教育、启发你们,愿你们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去追寻与创造自由与平等。
三点半的夜,静得吓人。还有两个多小时,你们就要起床了。花香飘进了老师的梦里,有你们的朗朗读书声,有国强少年强的身影,晚安,未来的花朵们!
后记
读书,能让你在未来多点些选择的权利。发愤图强,自强不息,这是老师对你们最大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