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后才明白,只有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配得上自己所谓的同情心。
25岁,一个不尴不尬的年龄。刚刚成熟,也刚刚失去来幼稚的资格。两年前的伊雪,还能称之为懵懂,花着爸妈的辛苦钱,畅游在校园这个象牙塔理,闲的没事,忧伤忧伤生活,幻想幻想毕业后的美妙日子。而现在,工作两年的伊雪,早已被骨感的现实摧残,有时候想起校园的生活,怀念却也后悔当时所谓的懵懂。
那时的伊雪很善良,看到路上行乞的人,那种莫名的同情心就会涌起,然后将自己身上的钱都给他们。虽然现在的伊雪依旧在拒绝别人的乞求后心中有些内疚,可同时也清楚的明白了,自己的无能为力。
有一次,伊雪清楚的记得,那是出去逛街回学校的路上,她看见一位环抱孩子跪在地上的母亲,时不时的给路过的行人边磕头边连声道谢,她同情心泛滥了,把自己身上仅剩的5元毫不犹豫的就给了那位母亲,甚至连朋友的劝说都不理。她看着那位母亲投来的感谢目光,心里既难受又欣慰。
可在转身的一刻,她听到了低声的一句,真小气!那一刹那,她感觉自己的人生观都要被颠覆累。后来才明白了,原来那位母亲也许比她还有钱,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她一次次泛滥的同情心!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反倒被别人同情了一把。
伊雪是一个不长记性的人,但是她非常感谢出现在她生命中一位“毒舌”的闺蜜小芹,在她们相处了快10年的日子里,伊雪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小芹哭,她甚至经常很现实的去摧毁伊雪幼小的玻璃心。
看一部感人的电影,伊雪哭的泪流满面,而这个时候小芹就开始取笑她:“你的同情心也太泛滥了吧!”,伊雪说:“你看他们多可怜”,小芹:“编剧要的就是你这样的观众“。
看一部小说,伊雪哭的泪流满面,而这个时候的小芹:“你的同情心太泛滥了!”伊雪说:“你看他们多可怜”,小芹:“我看可怜的人是你!”
当时的伊雪对于小芹的话,总是嗤之以鼻,埋怨她冷血,可两年后的伊雪现在想想,是啊,其实从什么角色来说,可怜的都是她自己。
她同情别人,却根本不具备能够去同情人的能力。能做的,就只是流着苍白的眼泪,然后等着眼泪流尽,然后擦干眼泪,然后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无力的生活着。
同情心,看似只是一个人自我情感的表现,可同时,它代表着一种能力,一种可以让这样的情感变成行动的能力。从小到在路边,多买点老爷爷的水果,大到通过自己擅长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去感染别人。
所以,在自己根本没有能力的时候,收起那可怜的同情心吧。把这种感情付诸实际,告诉自己,开始努力。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的能力,才能称得上同情这个深厚的词语,而现在,只能勉强称作感情丰富,仅此而已!
无戒21天日更挑战营第十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