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人
先看一则小故事:
有个穷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在上帝面前痛哭流涕,诉说生活的艰苦,天天干活累的半死却挣不来几个钱。 哭了半晌他突然开始埋怨道:“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富人天天悠闲自在,而穷人就应该天天吃苦受累?”
上帝微笑地问:“要怎样你才觉得公平哪?”穷人急忙说道:“要让富人和我一样穷,干一样的活,如果富人还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上帝点头道:“好吧!”说完上帝把一位富人变成了和穷人一样穷的人。并给了他们一家一座山,每天挖出来的煤当天可以卖掉买食物,限期一个月之内挖光煤山。
穷人和富人一起开挖,穷人平常干惯了粗活,挖煤这活对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车煤,拉去集市上卖了钱,用这些钱他全买了好吃的,拿回家给老婆孩子解馋。
富人平时没干过重活,挖一会停一会,还累的满头大汗。到了傍晚才勉强挖了一车拉到集市上卖,换来的钱他只买了几个硬馒头,其余的钱都留了起来。
第二天穷人早早起来开始挖煤,富人却去逛集市。不一会带回俩个穷人来,这两个穷人膀大腰圆,他们二话没说就开始给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边指手画脚的监督着。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挥两个穷人挖出了几车煤去,富人把煤卖了又雇了几个苦力,一天下来,他除了给工人开工钱,剩下的钱还比穷人赚的钱多几倍。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赚来的钱都买了好吃好喝,基本没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不少的钱,他用这些钱投资做起了买卖,很快又成了富人。
结果可想而知,穷人再也不抱怨了。
成功,不在于你能做多少事,而在于你能借多少人的力去做多少事!
学会借力吧!借别人的力,借工具的力,借平台的力,借系统的力!
1
用人?谁都用过人,但是会不会用就是另说了。
不想做什么事情了找个你认为可以顶替的人去做,这就是用人。对于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让人别人顶替去做,难免对方也会有些情绪,凭什么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却要我来做,我不要面子啊,我就活该受你指使?
人,用的对了,能达到事半功倍;人要是用不对了,可能造成的就是反作用。
周莹被诬陷就是张长清用对了关键的人,先是革了赵白石的职,然后让其夫人找到吴漪让她把造假的信件放在了周莹的书房。只有吴漪出入东院最方便,也最不引起他人怀疑,事成后又以能恢复赵白石公职来诱导她去心甘情愿做这件事情。这就是会用人,而且用对了人,直接扎心的把周莹给诬陷成功,让她受到牢狱之灾并且交出织布局的所有股份。
沈星移为了救周莹,也是求了他爹能够让他最后去搭救一下他喜欢已久的女人,父子争吵之后沈四海答应了沈星移的要求,末了还交待他到了京城可以去找杜明礼,他刚回家复命去了,找他应该能帮得上忙。
沈星移找到杜明礼以为能够看在星月贸易行的那另七成股份的份上帮他一把,没想到贪心的杜明礼竟然设计又陷害了沈星移一把。
这就是用错了人,当然在那个时期哪怕是用错了,也得去试一把,毕竟那是唯一一个能够和王爷攀结上的途径。
沈星移成了被诬陷伪造王爷手谕的罪犯,搭救周莹的担子又落在了赵白石的身上。走头无路的赵白石对恩师张长清已经是恨之入骨,冒险劫持了杜明礼要求其带他入王爷府,通过这些关系他要见王爷,以求得王爷宽恩放了周莹。
吴家奉上了所有家当放了周莹,王爷要留下赵白石所用,目的是因为这些年来陕西的营收有所下降,他对杜明礼产生了怀疑,他要用赵白石去核查这些事情,是不是真得如他所猜测的那样,杜明礼有暗箱操作的嫌疑。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当初杜明礼还是奉守王命不敢有丝毫逾越,但是对胡咏梅用情至深之时便心有所动,他不想永远只是王爷的赚钱机器,就算赚再多的钱也买不来自己的自由,他得为自己做出打算。随从查坤也在中起了作用,他也不想只能一辈子听命于人,他也想过要上岸,但是王爷却不会让他们上岸。
2
周莹对于用人之术也是颇有道行,周莹一直是以花钱收人心的行事方式做事情,她也一直认定了人旺财才旺,没有人心是做不成大事的。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就算是铁打的也终有局限,而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唯有人心定了,才能聚少成多成就一番大业。
周莹懂得分享,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拿出来与人,有钱大家赚,有力大家出。这样就拧成了一股绳,劲才能往一处使,她才能赚更多的钱。
从三寿帮的韩三春,到分股集资与家丁,这些都是周莹的用人之道。有人就有财,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关键时刻也是能起大作用的。
如果当初周莹不愿意把二成股份让给韩三春让给千红姑娘,借以此打动千红,让她可以成为真正的韩夫人,千红也不会去劝韩三春放下屠刀回头是岸,更加不会去放了到手的一肥肉,一个周莹可是值两万两银子的。
手里能拿着干净的钱过太平日子,谁还会去过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也正因为周莹对韩三春有恩,不仅给了他二成的股份,还安置他一套院落,对他对千红也是当自家姐妹对待,这让韩三春才效忠于他,有难他出头有事他先帮,在寻找怀先的野外遇上野狼时韩三春能首当其冲的去救她。
周莹用人有一套功夫,还记得年终时各大掌柜回东院报账的事情吗,她请来了各大掌柜的爹娘奉为贵宾,以此笼络住了各大掌柜的心,这比直接安抚掌柜们更加有用。
把他们的爹娘视如自己的爹娘,这让各掌柜很是感恩东家的恩德,这也让各大掌柜由衷的感激东院,感激少奶奶。因为他们没有觉得自己是外人,哪怕他们是在为东院作工为东院打理生意,他们也觉得自己也是东院的一份子,就像是自己人一样。
周莹的织布局被打砸后,没有钱重建织布局,她想到了用质押分股的方式让家丁出来认股,筹到了所需要的银子。
如果她周莹不舍得那些还看不到的股份利益时,她是否还能够单凭东院的不动产完成资金的筹措?显然是不能的,因没有更大的驱动力去驱使家丁认购那些看似可能值钱的不动产。而加入了股份时,他们不仅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去了后顾之忧,还多了一份收益,这样自然他们就会争抢一空。乃至到工作上的拉揽客户也是出了格的勤奋,因为给东院做也就是给自己做,多做一分就多赚一分利。
于人好,就是于己好。
3
于人方便,就是于己方便。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当周莹打算离开东院时,吴老夫人要周莹过继一个儿子来,也好为东院留下一后,以便日后有个接班人来接管东院的事业。
西院中院几个孩子中,周莹经过一番考量最终选择了顽皮的玉成为子。她说这孩子有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天性,他像极了当初她刚进东院时的样子,更像极了她心中所念念不忘的那个人。
周莹给每个孩子二十两银子,让他们把银子花掉,但要花的其所。
其他几个孩子不是买了玉器就是购了草料,在做生意赚钱的能力表现了各自不同的观念。唯有玉成这个顽子,初心就不打算进入东院为子,索性就让几个哥哥把银子替他花出去得了,自己个好去照看他一心惦记的小斑鸠。
当玉成回到东院时,大家是众说纷纭,说他连个银子都花不出去,以后还怎么做大事。他说哥哥们把钱花了,就相当于自己把钱花了,他们花的其所也就相当于自己花的其所。
这时周莹说,其他孩子是把钱花在了东西上,只有他把钱花在了人身上。这就是不同,这就是天性,这也正是我所看中的一点。
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多的东西也是为人服务的,能够把人打理的好,把人用的好,何愁缺东少西。
事在人为,人是管东西的,不是东西管人的。既然能把管东西的人都打发的服服贴贴,那些被人管的东西还能不顺从不成。
就像当初的周莹一样,拿出利润来分出图尔丹、分给克劳迪、分出布和,也正因为周莹把那些人打发到位了,让他们得到了可观的利润,他们才情愿在吴家的商号做买卖,与吴家签订合作协议。
做事先做人,大约莫过于此了吧。舍财得人心,是为大道。要知道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受人的恩惠必会还来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