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记录三原杂记的第12篇,也是最后一章。
在开始撰写三原杂记的时候,我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时间,一周一篇大约在10篇左右,但总有些时候写的勤,有些时候写的缓,我便把章节数定在12篇,一是时间上差不多,二是12一轮回,姑且算有特殊的含义在里头。
从五月份来三原到明天离开三原,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首先应当是吃苦精神,这两个多月是真的累,特别是我选的班组,那真是扎扎实实的练,一练就是一天。之前在长乐坡和冯主任接触不多,总觉得他特别严厉,甚至都不敢和他说话,但和他一起学习的这段时间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时不时还能和他开开玩笑。长时间的接触让我发现专业课教员和基础课教员是完全不同的,专业课教员就像是我们的父亲,除了专业技能知识,还教我们做人做事,让我们各方面都能成长。再一个感悟就是加深了对于职业的理解,男儿生来八尺躯,应当是要干这些活儿的,累的时候心情总是很烦躁,觉得后悔选择这条路,但缓过来了又觉得自己挺满足,因为自己干的事是很光荣的事,是有些人害怕干的事,每每想到这一点,便觉得自己值得。
忙了这么久,也称得上小有成就,所在zq班被学院评为了红旗班组,还发了一面锦旗,算是学院对我们的肯定。有辛苦就有收获,这句话不假。
开讲评晚会的时候,听到同学唱的“妈妈,请原谅我冒险”时,我差点哭了出来,我妈就我一个孩子,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打个电话还得挑晚上十点以后,想必她应该很难过,我妈也很少跟我提及这些,可能是怕我分心。但我心里明白,我对于母亲除了愧疚,也只剩愧疚了。
大一新训是在三原。那个时候累的爬战术开始前的几秒钟都能趴在地上睡着,常服里面的白背心被汗水浸染成了黄色,大檐帽里面变成了黑色,至今都不能洗掉。毕业前的淬火也在三原,这段时间自己得以升华。这两个时间节点都是很苦很累的日子,但也正是这段时光,是青春最深刻的烙印,让我们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都觉得不过如此。
大一来到三原,我从废纸变成了废铁,大四来到三原,我从废铁变成了钢铁。要说三原教会了我什么,少点抱怨,多点面对,少点拖沓,多点干练。经过两个月的淬火,感觉要做到“特别能吃苦”其实也挺简单的,可能“特别能战斗”还差点,差在技能,而不是内心。
三原是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们启航的地方。往后的雷鸣电闪需要自己去面对了。但我坚信,离开狼窝,三原狼依然是三原狼,是血性十足,叱咤一方的三原狼。
三原杂记就要结束了,一直以来有一些人每期都看,我心里也大概知道是哪些人。在此我想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你们是我撰写此文最大的动力。在此也感谢大学四年所有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兄弟们,没有你们,我便不是今天的我。
文末献上自己作的一首词,送给48期发射,电源的兄弟们。我选用的是青玉案词牌,这个词牌古人大多用来填婉约,含细腻之情的词,我却把它拿来填豪迈之词,至于为什么,️我想就像“渴望光荣”里所唱的那样,我们渴望的光荣,是击败所有的不可能。挑战每一个不可能,是我最乐意做的事。
4年前的那个夏天,我们为了同一个梦想来到这里,如今我们也将为了同一个梦想离开这里。愿我们都能勇往直前,忠诚无畏。愿我们都能守护家国河山,捍卫蓝天苍穹。
作词如下:
青玉案•告别三原之际为48期同窗所赋
四年俯仰朝朝暮,书与剑,尘和土。也好似微烟淡雾。
和风丽日,柳杨飞舞,号角声急促。
男儿应把阳关度,大漠天涯是归处,酒醉逍遥尸裹布。
孤鹰不问,行云难复,我道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