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农村里到如今仍然流行赶集的习惯,这样传统的方式丰富了人们生活。农村的大集是开放自由的市场,不管买卖谁都可以参与其中,有着农村特有的人情味。从小就赶集对此最为熟悉,这里有着人们约定成俗的规矩,最注重的就是信誉。别看都是临时简易的摊位,其中不乏有传承几十年的老味道。
一,豆腐脑
农村老家的集市上一直有个做豆腐脑的摊贩,最起码也有大几十年了。最早是一个整天笑眯眯的老头,现在已经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老家的豆腐脑是一绝,和其他的豆腐脑不一样,老家的豆腐注重的是卤汤,都是用棒骨肉熬成的,时间越久味道越香。豆腐脑好吃不贵,记得小时候一碗只要五毛,若是孩子来吃的话还管饱,不够了还能继续加。现在每次赶集的时候都会喝上一碗,味道从来没有变。
二,扒糕
对于扒糕的印象也是从大集开始的,一两的长条桌子,两边是稍矮的长条椅,中间坐着大姨不时招呼着食客。扒糕荞麦面熬成了糊,团起来拍成的小圆饼,然后在放到凉水盆里冷却。吃的时候捞起来切成小块,配上麻酱、醋、蒜泥等调好的蘸汁。扒糕非常的细腻爽口,老人小孩都喜欢。小时候的扒糕五毛钱三个,直接就坐在长条椅上就可以吃。现在大集上吃扒糕的人络绎不绝,场景和从前一模一样。
三,切糕
农村的集市和街头,经常能看到卖切糕的商贩。一辆大二八自行车驮着盖帘板,上面蒙着防尘的白棉布。一边推着车子一边吆喝,“切糕,卖切糕",孩子们碰到后总会央求大人买上一块。老家里以面食为主过去的时候大米很稀罕,通常用来熬稀饭,谁家都舍不得蒸上一锅白饭吃,更别说用糯米做切糕了。切糕是先煮后蒸,中间有一层蜜枣,吃起来甜甜糯糯的很是可口,在过去来说算是一种美味了。现在看到卖切糕的都感觉比较亲切,这也属于小时候的味道。
四,小米鸡蛋炉糕
农村的大集上有这样一种小吃炉糕,算是本地的特色,过去的时候人们都买来走亲会当成礼品相送。正宗的炉糕是小米面加鸡蛋摊成的饼,价格可不便宜,过去的时候一张就一块钱,而白面做的烧饼一块钱能买个。做炉糕的锅很特别,比菜盘子稍大,锅面是向外凸的弧形。对于炉糕吃的不多,但不妨让人记住它的美味,松软适度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大集上做炉糕的摊贩也有年头了,现在人们日子越来越好,吃炉糕在也不用算计着来了。
五,熏肠
要说大集上最香的就是熏肠了,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这是一个老贩,在集市口的位置摆放了几十年的摊。他家做的熏肠最为实在,放的肉也多,价格相比其他家也不贵,很受人们的喜欢。过去农村油水有限,吃到最多的肉味就是熏肠,平常的日子还舍不得买,家里面有事情的时候才会称上一段。跟着老妈赶集的时候闻到香味实在馋的慌,老妈就会买上一个五毛钱的“火烧裹肉”。其实就是一个火烧裹上几片的熏肠,就这样也开心的不得了。
农村的大集上有着许多传承下来的老摊贩,他们也是凭借着信誉口碑吃饭。现在农村大集上各种的美食越来越多,但这些传统的味道始终最吸引人,吃着也最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