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专栏编辑:仙灵推荐。推荐语:孩子的穷养和富养从来都不只是物质层面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而且物质上的度也要好好把握。
不久前收到一个妈妈的咨询,问我女儿到底该富养还是穷养?她自己基本上是女儿要什么就给什么,这让她女儿对任何东西都不珍惜,随便说扔就扔,说送人就送人,结果她受到了朋友的批评,说她太惯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未来不好,她自己也很纠结,不是说女儿应该富养吗?
社会上确实流行一种说法,叫做儿子要穷养,否则家财万贯最后也会被他败光;女儿要富养,否则一块糖就被人骗走了。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首先,穷养和富养所指都不只是金钱。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既然能够流传下来,肯定有它的道理所在,但是这里面的穷养和富养虽然包含了一些金钱方面的内容,但是最主要的却都不在金钱上。
男孩穷养,是指男孩长大后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所以从小就要自强自立,逆境成长有利于锻炼男孩的意志、培养他们努力奋斗的品质。
女孩富养,是指女孩长大后要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见识,要能够独立、有主见、有智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懂得分辨是非黑白。
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所谓的穷养儿子,就是控制他的购买欲望,不要给他太多的物质享受,而富养女儿就是给她所有她想要的东西,务必让她“见过世面”,以后就不会轻易被骗。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没有正确理解“穷养”和“富养”的真正含义,最主要的还是没有去掌握培养孩子的“度”。
第二,如何穷养男孩和富养女孩。
真正的穷养男孩并不是物质上的,是否给予他想要的东西,而是让男孩学会担当、懂得责任、知道上进。
其中穷养男孩比较关键的点在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的孩子如果也能早当家那就叫做穷养;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积极向上的品质,穷人的孩子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读好书、做好事儿,如果你的孩子也能拥有这样的品质那也叫做穷养;要有超强的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心态,还要拥有能够承担责任的能力,被保护太多的孩子很难办到,这才是穷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遇到多少委屈,都能够坚强应对的心理承受能力,必须要坚强,这才是穷养的目的所在。
真正的富养女孩也并不是物质上的要什么给什么,而是指要让女孩善解人意、举止优雅、言语得当、拥有一个好性格,能够独立自主、能够判断是非。
其中富养女孩比较关键的点在于,对女孩文化修养的投资,腹有诗书气自华,要让女孩读大量的图书,自然的才气就会浑身散发出来;要带女孩多去外面走走,见识更多的事物和场面,这样长大后就不会被物质和浮华冲昏头脑;找到女孩的长处和闪光点,并且无限放大这个优点,培养女孩由内而外的自信,无论外表如何,自信的女孩最美;教会女孩要自爱,自爱是被爱和爱人的前提,女孩只有自爱才能活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交朋友要慎重、不要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最终目的都是把孩子培养得自信、有担当,做个精神上富裕的人。
第三,家长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来给予。
整体来说,家长都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给孩子提供物质需求。只要家长能够搞清楚什么该给什么不该给,孩子就不会出大的差错,但是往往现在很多家长搞不清楚这一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就把“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概念给扭曲了,很多父母扛起了生活所有的苦,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自己省吃俭用,孩子却不能被别人比了下去。明明没有什么经济基础,却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明明只是工薪阶层,却给孩子买各种名牌;他们从来不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艰辛、也不让孩子知道父母的难处,这其实是一种畸形的“富养”,当孩子长大以后再去面对真实的世界,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接受,从而容易做出极端地反应。
还有些家长虽然家庭条件还可以,但是总是跟孩子强调父母挣钱的不容易,经常限制孩子购买东西的欲望,总是以各种理由阻止孩子的需求,甚至有的家长就是用不满足孩子的欲望来表达家长的权威。而童年时候长期的匮乏感,逐渐会在孩子的心里凝固成黑洞,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认为自己不配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配拥有好的生活,即使有了钱,也舍不得甚至是不敢进行消费。
孩子对父母传递的能量非常敏感,父母传递的是纵容和轻浮感,孩子就会觉得不需要珍惜和感恩;孩子父母传递的是制约和沉重感,孩子就会选择远离和逃避。
第四,“度”的掌握。
经常看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的教育观点就在于一个“度”的掌握,它适用于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家长不用把“度”掌握得很好,但是必须得知道,物极必反,要学着去衡量,富养的极致就是李天一,穷养的极致就是马加爵。
有些家长觉得奶茶、巧克力、雪糕、薯片,这些东西都是不健康的,是需要坚决杜绝孩子食用的,原则性非常强,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孩子都见过,看着别的孩子吃也会馋,极力克制的结果就是最终的爆发,一旦孩子有机会别人给买或者自己有钱可以买了,就会如泄洪一般不可收拾,而事实上偶尔吃一块巧克力和薯片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多大的影响。
而有的家长会觉得我又不是买不起,为什么要压制孩子的欲望?想吃汉堡就吃呗,想喝奶茶就喝呗,每天吃也吃得起,纵欲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十几岁的孩子因为每天喝奶茶得了糖尿病、每天吃汉堡得了高血压,这些都是走出了极端的例子。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归根到底都是孩子,孩子小时候的世界是由家长营造出来的,他们有些欲望家长可以满足,有些欲望需要限制,就是这么简单,只要家长能够懂得区分好坏,孩子就会懂得区分,只要不走上极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