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盎格鲁主教的遗言。
当我年幼时充满无限的幻想,我梦想着想要改变世界。
当我长大一点,发现世界不会改变。
我决定放到我的目光,改变我的国家。
但是,国家也好像不可以改变。
到了暮年,我决定做最后的尝试,我要改变我的家人。
那些与我最亲近的人。
然而他们也不成,现在我的生命快要结束了。
我突然醒悟到如果首先我改变了自己,
然后以身作则,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而受到他们的鼓励。
我可以使我的国家变得更好一些。
说不定我还改变了整个世界。
1扫除道
键山秀三郎在日本有这样大的影响力就是通过扫除活动,让日本变得更干净,同时让人心变得更加团结凝聚,而这就在于他坚持了整整60年的时间。
他在小时候受到过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就是不要随便给别人添麻烦。
他的妈妈整天在家里打扫卫生,所以他长大了就不自觉的变成了一个爱打扫卫生的人。就是这样一点点的打扫卫生,60年如一日,他会觉得每天早上打扫卫生是一个洗心革面的过程,所以慢慢的公司的氛围就发生了改变。
10年的时间是他一个人在打扫,10年以后有一两个员工可以帮忙,而当这些员工参与进来感受到了打扫的美妙,打扫完之后心情越来越好,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进来。到了20年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参与打扫卫生。20年以后,人们开始来学习。30年的时候,成立扫除学习会,40年以后整个日本把扫除变成了维护治安的对策。
跟任何客户工作,他们绝不事先报价,都是说你要什么先给你寄过去,你看着账单再付钱,这没有让消费者感到很被动,因为他们已经跟消费者做到了绝对认可,绝对放心,绝对安全。怎样让客户相信呢?看一下他们的厕所就可以了,看一下他们店里的环境就可以了。
房子打扫的干净,甚至连小偷都不敢进来,自带一种威严感。
而且他们曾经因为打扫的干净收到了33亿日元的合同。一位社长在路过这家店的时候,看到大门非常的整洁庄严,他觉得这个公司一定很了不起,于是指定和这家公司合作,签合同。
关注圈和影响圈
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下图。
关注圈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可以被掌控的那个部分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见下图。
影响圈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要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哪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分为三类:可直接控制的、可间接控制的和无法控制的。可直接控制的问题往往与自身的行为相关联,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则与他人的行为相关联,而无法控制的问题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情,例如我们的出生背景、我们的过去。
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身能控制的事情上,比如我们可以直接控制的事情,和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来对可间接控制的事情施加影响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