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保平的电影《狗十三》今年刚上映就引起了广大影迷的好评。片名如果用分隔号划分,可以分为狗和十三两部分,狗指的是片中的爱因斯坦,十三指十三岁那年的青春记忆,因为李玩的十三岁伴随着一条狗的丢失,由此引发了成长与中国式教育的各种问题。
曹保平的电影有一种兀傲之气,情节很快,当你还没来得及思考的时候,演员的台词就已经表达了深刻的主题。他的作品不多,但个个精品,如08年邓超、周迅、王宝强主演的《李米的猜想》,讲一对情人之间的爱恨纠葛;《追凶者也》是张绎、刘烨主演的影片,有一种黑色幽默;《烈日灼心》是邓超和郭涛的催泪之作。
《狗十三》因锥心的青春之痛让我们感同身受。十三岁的李玩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渴望亲情,迷茫爱情,内心敏感。而她生活在一个父亲离异后再娶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李玩想拥有普通女孩的任性却不能,因为她要顾忌父亲的感受,而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式爸爸,一切以稳定为主。我想这个世界,作为一个父亲真的很难,为了孩子,他会用心爱,为了家庭他又不得不去以自认为的方式干涉子女的一生。
《李米的猜想》里,周迅追着邓超说,你曾给我写的所有信我都记得,信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也许我已经成为了你父母想要的那种人”。这是邓超写给周迅的,但是很久以后,邓超隐姓埋名,和别的女人有了他们曾向往的事业,爱情已经不堪一击,拥有的都是怀念。
《狗十三》里,当父亲重新组建了家庭后,他对李玩的忽视已经很明显,她交的朋友,她喜欢的东西,她拒绝的场合,父亲都不知道。她爱着那条爱因斯坦,是因为那是陪伴自己最久的生物,她所有的心事,即使不能倾泻而出,也因为这种灵性的动物而有所寄托。怀念从前,我们的父母从没有高深的教育方式,陪伴我们的是无知的童年,和一群同样无知的少年。
在习惯了听:“打你是因为爱你这句话后,”我们最初是不解的,长大后才知道挨打这个度有多重要,一边是防止我们走向歧途,一边是推动我们走向深渊。
2
关于《狗十三》里的爱情,首先是李玩的堂姐李堂和高放,他们之间是那种最不被看好的爱情,多的是荷尔蒙的躁动。高放为了李堂纹下了第一个纹身,当他忍着疼痛握着手表示对爱情的忠贞时,爱情变成了身上的一个记号,我想很多曾经以为是真爱的人都做过类似幼稚的事情,以为把对方的名字纹在身上就是爱的证明。可是,当爱变成了过往,一切又都重新开始,在高放自作聪明的向李玩表白时说:“我喜欢上你了,不想和你分开”,他还在自己的脖子上重新纹了一个【玩】字,这是一种讽刺,但更讽刺的是,李玩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是的,早恋的人往往都缺乏安全感!以为生命里出现的第一个男人会是自己的一生,可是往后我们还是会对其他人说一生。第一个一生有点单纯,第二个一生可能心痛,后来我们己不敢向谁承诺一生,最好的一生就是陪伴在身边的那个人。
其实,父亲的爱情并不明显,父亲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当李玩问爸爸:“你和我妈是怎么开始的?”父亲开始坐在车里飙泪,这泪水里是很多未知的心酸。曾经因为相信爱情走到了一起,最终也因为麻木、争吵结束了一切,即使有了共同的孩子,也不能改变这种悲剧的结果。父亲曾经也是少年呀,父亲曾经也走过青春年少呀,父亲也曾放弃过爱情呀!那泪水里还有对孩子照顾不周的悔恨,他最终把女儿培养成了和自己一样的人。
3
人到中年,无所谓爱与恨,一切皆是过往。曾经深夜里想念一个人抽的烟,最后都变成了污浊的肺病。曾经为了某个人半夜难眠的心,如今早就坚硬如铁。
李玩的父亲是个生意人,也是一个孝子,他做事需要考虑很多人。在酒场上,他让李玩喝酒,李玩赌气喝了一大口,不给父亲留情面的转身而走,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女儿的自尊心。有多少父母都是拿孩子争高低的,年轻时比女朋友,结婚了比孩子,老了还要让孩子门当户对。这样的观念是大多数人的观念,因为我们实在找不到一种可以让自己心安的方法,于是只能让别人去成为我们的武器,向着这个世界开战,中间牺牲了的是朵朵盛开的美好。
作为父母实在不容易,想爱孩子,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以为满足了她所有的物质、喜好就是尽了责任,当孩子处在孤立无援、内心纠结的关键时刻,他们往往不能洞察深刻,于是孩子在一瞬间看到了这个世界忽明忽暗的闪烁。
长大是一瞬间的事情,没有经历过痛苦的难眠和失去的悲伤,就不能体会到幸福的珍贵。希望那个你,被人理解,希望你的成长总有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