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南昌
9月2日下午,从庐山山脚的白鹿洞书院出来,我们就转上了高速,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南昌,初秋的傍晚,虽然日薄西山,阳光依旧浓烈,庐山离南昌并不太远,大约100公里左右的样子。
沿着大广高速一路向南奔驰,路过了著名的共青城,太阳完全落山之后,我们在永修服务区加油,初秋的傍晚,阳光紧跟人的脚步,天黑的很快,前脚还能看得见加油站的标牌,后脚就突然的暗了下来,什么也看不见了。事实上,在永修,由于功课做的不到位,我们错过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这里有一个前几年刚刚发掘的汉代海昏侯刘贺墓遗址,还有新建的博物馆。我们只是沿着高速向南昌急驶,忽略了永修的这个遗址,这是本次南昌之行的最大遗憾,这当然是后话了。
我们乘着庐山的红色政治之风,一路快速的向南昌推进,晚上七时左右,赣江两岸花灯初上,灯火辉煌,闻名遐迩的赣水就在桥下缓缓流淌,大桥左右栏杆路灯是中国结型,灯火辉煌,八一大桥高大威严的工字型钢梁,在灯光的返照下,闪耀着诱人的红色光芒,那种振奋人心的感觉,使人久久难以忘怀,随行的宋师傅连连称赞“好啊!好啊!”。
按照既定的行程,我们的目的地在八一广场附近的酒店,现代的导航技术给我们省了许多心,我们可以跨大桥、越东湖、绕广场,直接驾车到达目的地,而不需烦问路人。在找到了一个停车场之后,我们就把东西放到酒店,准备寻找晚餐美食。
我们住的酒店坐落在美丽的东湖南岸,繁华的中山东路,这里,离八一起义纪念馆仅仅有几百米的距离,离八一广场不到一里,纪念馆的西边就是万寿宫,离滕王阁也不太远,仅有两站的距离。
先是按照孩子的指导在万寿宫这座古老与现代结合的商业街闲逛转悠,饥肠辘辘的我们,很快找到一家地道的赣菜馆速点了南昌米粉、瓦罐煨汤、家常豆腐、辣椒炒肉还有白酒江小白,赣菜的特色还是辣香为主、鱼鸡为辅,我们有点饥不择食,大快朵颐起来。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一行四人,徒步到抚河北路,老远就看见滕王阁灯火辉煌的轮廓美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脱口而出,这就是《滕王阁序》里提到的南昌城。
南昌历史悠久。公元前202年,西汉大将灌婴在此筑城,始称灌婴城,历经2200余年,别名豫章、洪州、隆兴等,明代定名为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南昌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也是江西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人文荟萃之地,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流传古今。
南昌文化厚重。名人辈出,孕育了中国音乐鼻祖伶伦,汉代南州高士徐孺子,也是“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中的徐儒,明末清初写意画大师八大山人(朱耷)等历史名家,王阳明、朱熹等历代大家在南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轶事和不朽诗文。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是我国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夜深了,我们一行顺着抚河东岸们一直往北走,总想靠近滕王阁,与其亲密接触,然而事不凑巧,刚走到跟前,灯光突然暗淡,原来太晚了,熄灯了,我们只好打道回府。
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凌晨,我们草草吃了口早饭就赶紧到八一起义纪念馆排队参观。《南昌起义》这部电影,我们从小就看过,在原江西大旅社这座银灰色、座南朝北、四层回字型的建筑前,周恩来、朱德、陈毅、刘伯承、叶挺等起义将领,佩戴红领巾和红袖章领导了南昌起义,这个画面深深的烙在我们每个国人的心底。
站在纪念馆二楼,俯瞰大厅里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不仅感慨万分。我们的先辈用坚定的革命理想和简陋的武器装备,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并于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在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里见证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八一南昌起义正式爆发。这场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伟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也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为了永久纪念这一重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在此建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并将馆址设在总指挥部旧址内。因此南昌是一座“英雄城”,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站在馆里,你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英勇斗争的精神,以及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星移斗换首义事,立业建功垂青史。当年起义的枪声早已消逝,战斗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南昌城头升起的“八一”军旗却依然高高飘扬,并将永远飘扬。我们将继承和弘扬伟大的八一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24年9月18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