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鸡汤=智力较低?与系统2和理性商相关的一点看法

写这篇的缘起是下面这篇很有争议的报道(我知道这是早就热过的话题了可是我现在才看到所以也是可以写一写的吧):

心理学家:喜欢鸡汤文的人一般智力较低

http://news.ifeng.com/a/20151205/46537079_0.shtml?_share=qqZone&tp=1449244800000

这个研究的科学可信度到底如何,评论已有很多。我也不是科班,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只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受到《思考,快与慢》和《超越智商》两本书的影响,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这样的:人脑的认知能力,单用智商和情商来分类未免过于简单粗暴。由于有多维度的能力,所以很难简单说一个人脑子不如另一个人好用。比如,经验性的文化一般会区分街头智慧与学院智慧;能在股市里赚钱的能力似乎又与学习成绩没有强烈关联,等等。

《思考,快与慢》里提到人脑的信息处理机制分为两部分:处理大部分本能反应的“系统1”和负责高级认知功能的“系统2”。大脑吸收一组信息,无论是宗教也好鸡汤也好伪科学也好,首先是由系统1处理,然后再选择性地由系统2处理(因为系统2真的好费神大脑真没那么多营养来不间断维持雷达全开)。系统1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加选择地认为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因此,如果系统2不介入进行高级的认知处理,比如逻辑批判,大脑就会将这组信息作为“真相”接受下来,即使这个“真相”实际上很荒谬。

鉴于人脑每天会接触到海量信息,工作又通常需要系统2马力全开,所以不小心漏掉系统2的筛选机制、神不知鬼不觉地混入系统1的“不正确信息”可能超乎想象的多。训练有素的大脑,或者系统2比较发达的大脑,在筛选的能力上会高出平均水平,也就较有可能被夸“拥有批判性思维”之类的。

这个系统2,与《超越智商》里的“理性商”有着强烈的关联。《超越智商》认为“理性商”独立于智商。也就是说,智商的传统定义,比如记忆力、理解力、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等,并不必然带来系统2的这种筛选信息真伪的能力。

所以较大的可能是,容易相信宗教鸡汤伪科学的大脑,系统2的功能相对较弱,也可以说“理性商”较低。如果要把这种能力归为广义的“认知能力”的话,那么,这篇报道的内容从概念上来讲还是自洽的。但如果这篇报道想说的仅仅是“智商较低”的话,估计还是会有点问题。

另外,这篇文章会引起争议,可能是因为很多人感到被judge了。其实还真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有优越感或道德感。且不说鸡汤本来就是个复杂的问题,没有明确的定义,每个人都自说自话;实际上每个人的系统1都在源源不断地相信bullshit,大部分人都只能说是在系统2上下功夫争取理性一点。极端的情况下,系统2过于强大,压制本能,也说不定会出现社交上的一些问题。人的大脑和人际交往,从来都是很复杂的东西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写中文必须在首行加入 调试debug 1.F5键与F6键均为单步调试,F5是step into,也就是进入本行代码...
    11010tianyi阅读 994评论 0 0
  • 建设银行陈经理带到办理,1楼小间,再填表
    lynn4050阅读 1,560评论 0 0
  • 操作系统:debian 7.0 整理时间:2016-10-20 nginx官方网站 Nginx官网提供了三个类型的...
    eaa6194de772阅读 7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