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的人就会变成食物

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书是精神食粮,但人非草木,不能餐风饮露,仅仅仰赖日月精华存活。但是,王小波也说过,除了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从前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们,男人出去打猎,女人在家里做饭照料家务。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他们的世界是什么呢?

我不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人,我虽然对于阅读总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一天不看点什么就好像只吃白开水泡面一样难受。但是只限于各种小说。

从小说里我体悟到了一点:为什么不工作的人会变成食物呢?不是说这是绝对的情况。而是当人停滞不前,处于眼前的“岁月静好”的稳定时,容易将学习当成一件包袱。而大多数人的生活,就像一个长长的链扣,一环扣一环,当其中一环断裂的时候,与其衔接的另一环也随着崩开,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糟糕是会传染的,当你清醒时,已经失去了翻身的资本。

当下,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浅水困虾,出生的背景很容易使人迷惑,被困住。人,千万不能让Ta闲下来,静极思动无事生非。想必大家都知道女孩蹲地被指无教养的新闻了。这个问题其实和电视、新闻里出现的一幕幕婆媳大战是一样的原因,当一个人闲下来的时候,如果没有可以为之操心的事情,很容易把目光移向距离最近的人,今天先挑几个刺,明天找一下茬,反正我是无成本的,我那么闲,就要在你身上找存在感,我是对的,你们统统就是一群蠢蛋,不受我的气受谁的气。

所以我鼓励女同志多多追求,理想也好,工资也好,爱好也好。最好就是到了那一天,发现链环里的一节断裂时,你的生活里还有更高的追求,不会把其他人的话当成圣旨,一旦偏离就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即使生活分崩离析,也有整合的能力,知道自己才是最值得为之付出的。

一个有底线的人,往往不会过得太差。一个会给自己找工作的人,永远不会变成一滩腐肉,流水不腐,户枢终不蠹。无需担心成为食物链里只能被吞噬的一环。

不工作的人就会变成食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常常想象着的那种画面,就是像诸葛亮同志一样,坐在城上悠闲自在的弹琴。琴音铮铮,高山流水,还高唱一曲的那种气度从容。...
    华枝春满5339阅读 4,086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