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近日朋友圈有一幅图片很火,爸爸抱着妹妹和身边的姐姐说话,旁边的妈妈却和儿子自顾自的玩手机。图片的注解叫做陪伴与陪着的区别。

不得不承认,智能手机的发展大大的增进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然而却让很多人成为了手机控,几乎所有软件中,微信的打开频率每天至少600次以上,这也导致了许多年幼孩子的父母,纵然带着孩子也仍然沉溺于手机。这种感觉我身同感受,因为我也是这手机控大军中的一员,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哀吧。

微信时代的崛起,让许许多多的国人都沉溺其中,这本是一个社交软件,但却已开始成为人们赚钱的工具。比如目前如火如荼的微商,开始多人涉足的公众号与各种自媒体。所以很多人不停的玩微信也是为了工作和生存。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更多人在微信中是寻找存在感。某些人在朋友圈中不停的刷屏,不断的引起别人的目光注视与点赞。甚至有严重者,吃个饭可发十多条朋友圈,也许这就是他寻找存在感的方式。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试过手机停电关机的情况?我个人感受是手机没电比丢了家中钥匙还难受。钥匙丢了,找家人或重新配一把就行了,但是手机没电关机就感觉忽然间和世界断了线。终于盼来手机开机,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查询是否有好友微自己,仿佛离开了微信,就和这个世界断绝了来往。这个现象真心有点意思。

微信还有一个很大的特性就是微信群。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小学生,几乎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成为群主。我的母亲自从学会玩微信成为群主以后,每天可真忙乎。几乎每个群的群主都是最积极的,各种分享,各种调侃,各种交流忙个不停。

每个人至少加入五个群以上,多的甚至几十上百个群。每天信息啪啪啪的响个不停,光是收信息就把自己搞得好像很忙的样子。这个动作的后遗症就是微信占据了手机很大的容量。一部新的64G的手机,一般在三个月后就会出现卡顿。因为微信群里充斥着各种文件,视频,图片和聊天记录,有时候都是一些无聊的信息,但是我们却不舍得删掉这些信息,因为心里想着这些信息指不定哪天能用上,但是据我所知最后的结果是,信息过了五天以后基本永远用不上了,删掉一点也不需要可惜。

成年人的生活,已完全被微信的信息量给占据,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过去。反过来说,在微信上做广告和知识付费是一块很赚钱的大蛋糕。

凡事皆有着美与丑的一面,学会判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作一个工具去利用好,相信将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公公姓A,兄弟四个,婆婆姓B,兄弟姐妹六个。 一年前,热情的姑姐一口气给家人建了三个微信群,分别是A家群、B家群和...
    今年九十岁阅读 4,617评论 1 4
  • 年终岁末,难免心生感慨,有对近一年甚至近几年的各项回顾,也有对下一年的各种期许。 近期,我开始为下一年度生活模式展...
    稻草人de守望阅读 3,853评论 0 1
  • 用微信已经两年了,我对它的关注视角逐渐由朋友圈转移到固定的几个公众号。 刚学会用微信时特别热衷于发朋友圈,心情好了...
    吾辈阅读 3,437评论 0 0
  • 1、肉香葱香酱香袅袅弥漫的饭桌前,肚中四世同堂的哇齐齐饿得叫唤了,耳中却飘悠来一句“等谁睡来了人凑齐了再开动” 2...
    古池笑月阅读 5,704评论 78 24
  • 在家里只剩下自己和怀孕的母狗,还要上学,又要养活自己,于是他决定背着母狗去上学。
    哈哈哈哈水洗面膜和阅读 8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