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古籍出版社《论语译注》
3 八佾第三
第三篇共26章,今天看看1-3章。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是指当时执掌鲁国大权的贵族季孙氏,是诸侯国大夫。而“八佾”是当时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八八行列共六十四人的舞队,季孙氏在没有王室赏赐的前提下只能用四四行列的舞队。
这里就是孔子评价季孙氏的行为已经是制度的僭越,但是掌权者却能容忍,这是统治衰微的象征。
3.2 三家者以《雍》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指当时执掌鲁国大权的叔孙、孟孙、季孙三家贵族,是鲁桓公的后裔,所以亦称“三桓”。《雍》,是《诗经·周颂》中的同名诗篇,是天子在宗庙祭祀时用以撤除祭品的乐歌。然而,这“三桓”在他们三家的厅堂上用了这首乐歌,这样是不合礼制的。
因而,这一章和上一章都一样,都是抨击鲁国政务的衰败。看到这里,大家可以回过头想想2.4章孔子所说的“不逾矩”。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不做正确的事,在做事为人上不仁,那么把礼乐制度都摆在什么位置上了?在孔子那时,礼乐是典制的重要部分,如3.1和3.2两章所述都是“礼崩乐坏”破坏统治制度的。
而这一章,孔子进一步把礼乐制度的维系归结为德行是否仁的问题,也就是说,仁是礼乐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