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残忍杀害忠诚侍女,比窦娥都冤:不懂人性真可怕

一段《史记》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忠诚的侍女为主人无私奉献,却最终被主人无情杀害的遭遇。这个故事再次强调了不懂人性的后果是多么可怕!

有一天,一个侍女向某位公主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公主,您的丈夫正在计划离开齐国。”

公主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吃惊。她没有追问侍女是如何得知这个秘密的。在了解清楚信息来源之后,公主问侍女:“你有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

侍女急忙回答:“我没有跟任何人透露。”

公主听了这个回答挺满意,并告知侍女:“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你可以离开了。”

但是,突然,公主下达了一个命令:“把这个侍女立即抓起来!”

侍女非常害怕,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要面对这样的惩罚,她曾忠诚地为公主服务。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43年的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内部陷入动荡,周边国家趁机侵略齐国领土。为避难而来到齐国的晋国公子重耳得到了齐桓公的热情关照,并娶了齐桓公的侄女做妻子。然而,随着齐桓公的去世,齐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在这个时候,晋公子重耳计划离开齐国。他的随从赵衰、狐偃等人在一棵大桑树下紧急讨论撤离齐国的计划。恰巧有一个侍女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这个侍女忠诚于公主,她认为如果晋国公子重耳要离开齐国,公主应该跟着走以免落单。

重耳的随从们商议将重耳带回晋国,而公主的身份也不容忽视。这个侍女已经表现出了忠诚,但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被公主下令抓捕并杀害。

这个故事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虽然这个侍女忠心为主人服务,但因谈话内容的敏感性,公主不得不采取措施以免自身受到影响。这个侍女死得很冤,但在那个时代,人命并不被看得很重。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教训:有些话不应该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危险。这个故事还提醒我们,在说话时,一定要考虑到说出话带来的后果。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故事,可以用“疏不间亲”,即在战乱时期,保守秘密非常重要,有时候即使是亲人之间,也需要谨言慎行。这个故事也教会我们,有时候我们必须考虑人性和人性之外的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

因此,这个侍女虽然冤死,但她也可以被视为一个教训,教育我们必须谨慎保守秘密,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和危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