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与徐老师聊起过民宿。
我认为,“民宿”的重点在于“民”。相对于快捷酒店而言,民宿并没有经营成本上的优势,并且往往并不具备交通便捷的属性;相对于星级、高端酒店而言,民宿也没有精致或者享受上的优势。民宿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于愿意为更高级的审美和生活方式买单,也就是“为情怀付费”。目前民宿市场上,有很多的明星产品,单间夜的定价超过一千元,国内也有很多的明星级别的民宿地,比如浙江的莫干山。但是大家忽略的是,游客入住民宿,想要体验的并不是舒适、精致、高级,他们其实想要体验的是审美、生活方式、温馨、知识的外显,这些内容在于“民”怎么营造,而不仅仅是在“宿”上的投入。
客人可以讲情怀,但是作为想来做民宿的人,恰恰不能只讲情怀,民宿这个坑不是情怀能填满的。
很多民宿的宣传,一般是宣传民宿主是怎么样有情怀的一位设计师或者舞蹈老师或者艺术家,在大城市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认可或者成功,但是厌倦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或者996的生活,于是来到了某座山中某片湖畔,找到了一所有历史有故事的旧居,亲自设计打磨艰难施工,终于把这所掩藏在乡村的树林中的有历史温度的客栈展现到了大家的眼前。这种宣传营造出来的是民宿主的情怀,但并不是说他们只有情怀。相反,他们只是想营造出这种不要在乎那点钱的氛围,然后让住店的客人不要那么价格敏感,出1966住一晚连床垫都没有的“榻榻米”。
我问徐老师想来做客栈有没有盘点自己的优势。徐老师说还是有一些,包括认识很多喜欢与他聊天的朋友,也认识很多已经形成群体圈层的老师,以前组织做过很多次的宗教团体的志愿者活动,有一个很庞大的志愿者群体。
后来我给了徐老师分析了几个问题:
算一笔账:民宿的投入包括:房租、装修、家具家电,基本是很难拆散转卖回收资金;民宿的经营成本包括人工,房租,水电,损耗,装修平摊,营销成本(如OTA平台一般会抽佣10%)等。目前普通民宿的投资回报周期甚至超过5年。特别是有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前有小花园后有小池塘,出门有廊能喝茶,入室开窗可观景,投资可能更高。
考虑一个情形:一旦民宿开始营业,那么就意味着生活自由度的消失,比如自己或者要有家人住店照看,无法自如外出。一家民宿会像一根绳子,把一家人栓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考虑退出可能:开民宿我更倾向于认为是一个冲动型决策,在经营3年之后,有可能不想再有这样的束缚,那么是否能合理的价格,合理的方式退出。
我个人觉得,民宿的打造在于“民”,在于形成一个认同某种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的群体,这个群体既可能成为民宿的经营者,也是民宿的消费者。徐老师是一个学者,那么在建设这个团体的时候,可以考虑建设一个学习型的团体。
第一步邀请自己的朋友组建一个民宿筹委会,筹委会的成员画像:首先是一位知识的分享者,有较深的学术或者行业积累;其次是一位有价值的传播者,有一定的人群认可度;第三是生活方式的创造者,有较高的生活品质要求和审美趣味;最后还得愿意出钱参加民宿筹建的众筹。
第二步组织一个认可度较高,很好参与的生活方式,大家来这家民宿小住几天,不是因为这里的设备好,而是有某种有趣的生活方式。比如早晨学习太极拳,上午知识分享会,晚上围炉喝茶交流,也可以玩一些增加沟通的桌游,然后把这种生活中的趣事通过自媒体进行传播,让参与的客人一起来创造内容。
最后一步就是提高民宿的坪效。民宿对于老师提供低价格的高品质住宿和服务,甚至是不要钱的,比如参与众筹的筹委会成员如果出两万元,那么可能要送价值5~8万元的住宿,餐饮等消费服务。也就是说很长一段时间,他在这家客栈的消费不仅不要钱,甚至每年还有分红。对于想来参加学习分享的客人或者受到老师们影响的人群,就提供集中的住宿,围桌饮食,提高经营效率。来这里不是来住宿的,他们是来体验生活方式的。如果一间房住4个人,每人加餐费200元~300元/天,坪效比就提上来了。
老师在这里承担的角色是筹建阶段的投资人,经营阶段的参与者,知识的分享者,客群引流的核心。很多客人应该是冲着这些老师来的,这样就直接解决了民宿的客群问题。
会员是重复消费的重要人群,是内容传播的参与者,也是这家民宿的营销员,要建立对应的消费会员系统。
最重要的是组建一个认同某种生活方式的群体,就会形成稳定的复购消费。
民宿这个坑不是一个人的情怀能填满的,还是要精打细算想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