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日谈 第5期
吴华平新解
本章为《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原文】
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④?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习:“习”字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
③说(yuè):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④乐(lè):快乐。
⑤愠(yùn):怒,怨恨,不满。
⑥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即“有德者”;有时又指“有位者”,即职位高的人。这里指“有德者”。
【翻译】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感悟】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中庸
一个人要有所建树,就必须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将学过的知识要通过反复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要在事上磨,要学会与人交流,当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做到和而不同,学会用中庸的方法处理事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认为就是不断的学习做人,做事的学问,不断实践,不断的提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不断接近圣人,你周围的人跟你相处感到开心,感到舒服,甚至喜爱。自然,你会越来越感到幸福,感到开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认为这句话也体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学‘’
就是‘’知‘’,‘’习‘’就是行。只有把我们学过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在实践中反复验证,在事上磨,这样我们自然就会感到言发于心,就会内心变得强大,就会感到是一件很高兴幸福的事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好比说,喜欢钓鱼的人在一起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和相同爱好的人相处,会感觉时间总是极其短暂一般。因此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正是孔子教导弟子们关于学习应有的态度——快乐。读书学习应该以快乐为前提,大凡各领域中成就非凡之人,大多都和个人兴趣爱好离不开关系,成功贵在坚持,唯有兴趣才是持之以恒最为节省成本的方法。相比较之下,诸如 “寒窗苦读”、“学海无涯苦作舟”、或者 “悬梁刺股”、“圆木警枕” 这类求学态度。孔子所提倡的 “快乐学习” 似乎更加迎合现代人的口味。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认为这句话还教会我们的一种合作精神,我们要善于把自己学过的知识与人分享,说不定我们学过的知识就会有新的知识出现,还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错误的。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自己不被别人理解,也不恼怒,这不也是君子吗?孔子要求弟子们做个 “人不知而不愠” 的君子,这也就是学习的 “目的”——成为君子。在先秦(秦朝之前统称先秦)君子所指是贵族公子,反之则称为小人。孔子在《论语》中重新将君子定义,赋予其更高的道德人格标准,也是个人所应该追求修身的至高境界。顺带一提,在《论语》中 “君子” 讲的是个人修养,而相对于个人,孔子提出了另一个中心思想 “仁”。仁字,拆解后为 “二人”,也就是人际关系,于是整部《论语》便围绕着君子和仁、一内一外不断做阐述,逐渐从修身、齐家、治国推及到整个天下。
孔子老先生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他顶着圣人的头衔,名动于诸侯,然而周游列国一十四年,始终不得重用,可谓是不得志到极点了。然而他始终不曾放弃,晚年回归鲁地后,依旧传学不休,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最终成为往后两千多年治理天下的根基,流芳百世。怀才不遇,依然温润如玉,始终恪守君子作风,这是为学的人之境。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认为这句话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学问,一个人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必须要有容人之心,要学会中庸之道,学会处理事情。
一个人只会了学习,学习了合作,学会了中庸之道,我想前进的路会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