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 32012 丁丁
今天读到《绘本之力》中柳田邦男的篇章--“与生命共鸣的绘本”。
在开篇文章<正是大人才应该读绘本>中,柳田邦男先生很直接的阐述了自己对绘本的观点,表明绘本也是大人为自己阅读的作品。当我们在读给孩子听之前,自身能以怎样的深度进入绘本之中?对绘本能理解到什么程度?自己是不是真的对绘本感兴趣,从中获得感动,对其中的各种问题感同身受?等等,柳田邦男先生都提出了作为一个大人在读给孩子听之前的准备。他觉得,这些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再怎么对孩子讲,也不能进行真正的传达绘本的思想。
柳田邦男先生还觉得绘本的巨大可能性,还可以用“后半生应该阅读的绘本”或者“一生要读三次的绘本”等语言来陈述,开启绘本的更大可能性。因为在人的后半生,意识到衰老、疾病等时,更能从绘本中读到不少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味。
在<孩子.死亡.绘本>文章中,柳田邦男先生阐述的是如何让活着的孩子去理解死亡,而对死亡没有恐惧这件事,是通过他的医生朋友,面对生与死时,用绘本《獾的礼物》作为媒介,医生大人读给孩子和大人听,从语言,感情、语调等,让活着的孩子和父母,都能正面面对其中一个孩子的死亡,而不是压抑着悲伤生活。告诉我们在各种场景一,如何选取绘本,如何去读绘本等。
在<极限状况下产生的表现>一文中,知道有很多绘本的创作是在相应的环境下产生的,他主要是用的拍摄写真绘本《熊啊》来阐述的,这种极限下产生的绘本,从语言、照片,都是鲜活生动的。告诉我们的是,在都市悠闲的生活中是产生不了这种绘本的,必须亲自投入到非日常的状况中,才有可能获得创作性的艺术表现。在阅读这类绘本时,一定要注意语境,语调等的运用,要感同身受才能读出他的绘本创作力。
在<如何讲述战争和灾难>一文中,是通过绘本《切洛努普的狐狸》、《美代》两个关于战争带来的对动物与人类亲人之间的伤害,来阐述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和体验战争的破环性。特别是《美代》中的体验,当妈妈说可以回神户 ,不会说话的美代居然开口了。让孩子通过绘本感受在灾难中失去亲人,得以生存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懊悔心情。
在<丧失体验>一文中,通过《一千把大提琴的合奏》绘本来讲述的,在面对自然灾害等时,大家都各自有种自的故事和伤痛,在创作绘本和讲述绘本时,一定要感同身受,这样才能更深刻的去思考,才能更好的将故事和绘本升华。
在<留给孩子的话语>一文中,是通过《口袋里的礼物》这本绘本来阐述的,是讲述当一个人要离开这个世界时,用什么样的方式留下点啥,证明自己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来过。引我们在创作或者读绘本时,要深入地思考“生与死”的问题、“生命”的问题时,绘本是能够发挥其巨大的可能性的一门艺术。所以,大人应要拥有一种亲近绘本,在这当中得到领悟和发现的阅读生活。让这些绘本和音乐一样,作为生命共鸣的表现形式,永久流传 。
读完柳田邦男先生的文章,真正了解到,如何去创作生命的各种境况的绘本,以及如何去感同身受的读这些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