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成西九
|| 东哥说职场 今天是日更第86天
001
晓琳毕业两年了,从刚开始对职场的憧憬向往,到陌生,到忐忑,到现在的平稳。因为这两年几乎是在幻觉中度过的,职场中一个又一个现实让晓琳开始重新谋划自己的未来。大学四年学习的知识,好像到了职场后就如同是一个拳击高手对着海绵发力一样,石沉大海,无影无踪,这让她禁不住怀疑自己四年大学到底学了些什么。
晓琳原来的手机仅限于打电话,发信息,或者微信和家人、同学聊聊天。但自从上班后,微信加了很多同事、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等,于是,原来静悄悄的朋友圈逐渐热闹起来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开始天天关注朋友圈的内容,用一句很时髦的话说,开始碎片化学习了。早上起床、上下班坐公交,吃饭的时候,乃至上厕所都要拿着手机,不停的刷朋友圈。
一段时间以后,晓琳就开始觉得迷茫了,因为天天刷朋友圈,好像是知道了很多东西,但真正能起作用的好像又没有什么。时间消耗了很多,眼镜的度数还升级了50多度,这个代价可不小哦,但是为何会这样呢?晓琳百思不得其解。
002
陈浩现在是一个小主管,从普通员工到主管,他用了两年时间。原来陈浩也是天天抱着手机刷朋友圈,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改变学习模式了。朋友圈基本不看了,他开始关注了几个专业媒体的公众号,比如和自己工作比较相关的HR方面的,还有就是心理学方面的。天天看的也就是10来个,另外他还下载了赤兔、得到等,更多的关注职场和商业相关的内容资讯。还有就是他给自己定了读书计划,10天一本书,一个月至少是三本,而且书的选择方向也是和职场能力和素养有关,这样的学习相对比较系统化。
这样,一段时间后,陈浩的思路就越来越清晰了。因为学习的内容都是辅助工作进行的,所以,陈浩在职场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多次被领导表扬。而且极有可能会在年中会被提拔为经理。
003
我们看看,晓琳和陈浩同样都是在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是越学越迷茫,一个是越学进步越快。两个人都很努力,都愿意投入时间去学习,但是因为学习的内容不同,而导致效果差异很大。
晓琳是以刷朋友圈为主,所以,她学习的内容都是朋友圈提供的,而她的朋友圈的基本构成是家人、同学、同事、以及少量的客户、供应商等。这些人是不生产内容的,所以他们朋友圈的内容也都是转发过来的。那么我们再想一下,以这些人的积累,他们自己的朋友圈恐怕是和他们一样都是同等经历的人,所以内容也是转发其他人的。
这样,层层的转发,最后到了晓琳这里已经是搬运过多次的所谓知识了,况且这些知识既不成体系又师出无门。这也是微信普及后人人都成为自媒体的一个有争议的现象,这样的内容能有什么样的营养呢?能有什么样的质量呢?
我们再看看陈浩的学习内容,第一是专业媒体的公众号,第二是专业书籍,从内容的来源看基本上是属于“源头知识”了。
一个是多次转发过来的不知来源的内容,一个是专业的“源头知识”,两者一对比,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004
前几天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是告诉大家如何阅读书籍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阅读什么书可以让你成长更快,更有底蕴》。
移动互联时代,我们现在究竟应该阅读什么样的文章呢?
一、名人或者层级比较高的人发的朋友圈文章。比如,王石发的朋友圈的文章一定不会很差。再比如罗胖子罗振宇发的朋友圈文章也不会差。还有就是某某公司的老总发的等等。当然了,你会说,我的朋友圈没有一个名人,也没有层级很高的人,那怎么办?那很简单,不看就是了。这就好比,同样都是卖菜的,一个是路边摆地摊的,一个是集市里的摊位,一个是在沃尔玛,你更相信哪一个呢?肯定是沃尔玛了,这是没的说的。
二、知名媒体或者知名个人的公众号发的文章。据说公众号的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个,那么每个人理论上都可以成为生产知识的源头。但同样的知识源头,不同的人的生产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请问罗胖子会随便发文章吗?乐嘉会随便发文章吗?《哈佛商业评论》、《创业家》、《销售与市场》、《正和岛》、《商界杂志》、《吴晓波频道》等等会随便发文章吗?答案是一定不会。
三、专业媒体的APP,比如36kr,虎嗅,钛媒体,华尔街见闻、澎湃、一点资讯、凤凰资讯、头条新闻、腾讯新闻等等。
005
如何学习呢?
碎片化学习是指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来系统学习,而不是让你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碎片化内容。
比如,你是关注创业和商业模式创新内容,那么你只需要只关注这几个公众号就可以了:铅笔道、接招、新经济100人和金错刀等。
再比如,你喜欢心理学这一类的内容,那你就要专注这几个了:简易心理学、紫色菩提、十分心理、张德芬空间、职场实用心理学等。
碎片化学习和主题阅读其实是一样的,主题阅读就是同一个主题我们买十本书回来看。碎片化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同一个主题你可以关注多个关联的公众号,这样就将同类主题内容“一网打尽”了。
千万记住,要合理运用碎片化时间。比如,你今天用一天的碎片化时间只学习一个公众号的内容,一天阅读同类内容几十篇文章,实际上相当于是在看一本书了。
切忌,不同的碎片时间打开不同的内容。
下面是我手机电池消耗的分配比例,由此可以发现我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
往期人气文章:
想读书请戳《阅读什么书可以让你成长更快,更有底蕴》
想创业请戳《我在简书写作两个月,写出了一个创业项目(附商业计划书)》
不会阅读请戳《一年阅读300本书的秘诀》
情商不高请戳《情商高的人就是会说话》
能力培养请戳《从知识到能力只差一支笔》
了解老板请戳《老板有没有格局,看看公司年会就知道了》
想当签约作者请戳《连续日更60天拿下简书签约作者的秘诀》
东哥说职场 今天是日更第86天
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喜欢就点赞或者简信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