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星座,拿我来说,我是双子座,星座学是这样描述的:好奇心旺盛,对新奇刺激的玩意都充满着无止境的探索欲望。乐于接受瞬息万变的生活节奏。双子男是极具意象色彩的人,总是在某个角落弹奏着恰到好处的弦律。在欣赏缤纷生活的同时,也不断吸引着新的“听众”。特点是有丰富的联想力,性格开朗、思维敏捷;弱点是喜新厌旧、投机取巧;关于爱情,双子座认为爱情是最美好的东西。
如果你是双子座,有没有觉的这段话就是在说自己呢?如果是,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心理测验,著名心理学家弗拉曾对一群学生进行过人格契合度的测验,他把写着相同内容的纸条分别交给每个学生,但事先没有告诉大家每个人拿的是一样的文字;
纸条上这样写的:
1、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
2、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
3、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
4、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
5、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
6、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随后学生们对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结果平均评分为4.26,所以结论是所有学生都觉得这段话很适合自己。
这其实是我们的一种心理现象,我们常常会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也就是如果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即使描述的内容很空洞。也会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这就是著名的巴纳姆效应
其实星座学的描述就是很笼统的,很空洞的,所以我们就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觉得所说的就是自己.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运用巴纳姆效应的例子,比如一些心灵鸡汤,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再比如:找一个相守一生的人,未必要完美,甚至未必是至爱,只要同路就好,可以结伴而行,不至一生寂寞,足够了。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心灵鸡汤很有道理,完全是因为觉得很贴近自己。
有些广告也是一样,比如有一段时间比较火的聚美优品的广告词: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为自己代言。很多年轻人这看了广告之后,觉得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但你仔细分析得话,就会知道这些描述是没有应用场景的,也是不讲逻辑的。非常的感性。
如果你是一个商家,要让消费者更认可你,可以根据巴纳姆效应,可以在自己的经营文化或广告中加入一部分消费者认同的内容。让消费者产生认同心理,远比做实质的促销效果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