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上班,也没有多少时间来简书。
除了每天尽量写好一篇文章,再就是要求自己一天读一小时的书。最近又读了一遍《人间失格》,有人说这是一本很小众的书,是因为很少有人能感同身受。
再读的时候,我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孤独绝望对生命毫无期望的人。而是一个,生活虽苦,我虽不幸,但终究我是一个有人爱也值得期待未来的人。
所以我也无法感同身受。
叶藏不幸,或许是因为家里的佣人对他所做的事情造成的。因为他有提过几次“他们对我做了那样的事情”,却并未提及是各种事情,所以我想,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些事情造成的。
他对人类的虚情假意感到恐惧,我也十分赞同,我也常常害怕与人交流,却又不得不去讨好别人。这让我同样感到恐惧,我喜欢与同类人交往,至少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然而不熟悉的人往往叫我畏惧,无论如何不肯主动和人说话,当出于礼貌不得不与人对话时,自己也是小心翼翼讨好对方——相当讨厌这样虚情假意的自己。
在第一篇手札里,或者说是整本书,都是太宰治自己的真实写照。
他的一生尽是颓废阴暗和消极的暗色调,曾先后自杀 5 次。在写完《人间失格》这本书的最后一次自杀中,他自杀成功了。
《人间失格》里的主人公,大多也是颓废不堪,以酒度日,生活困窘的形象。
有时候不是当事人不愿意改变,而是即使自己想去改变,却已经陷入了这种生活的死循环,无法进行自我救赎。又或者是改变无济于事吧?
>> 新学年伊始,山樱树便抽出片片褐色的新叶,在蓝色海洋的映衬下,绽放着绚烂的花朵。待到樱花散落之时,花瓣落入大海,点缀在海面上,落樱乘着海浪,在海岸线上起起伏伏。东北部地区的一所中学,便将这片落樱沙滩用作学校操场。
>> 我却觉得,自己打出生起就已湮没于世,于是每每遇到被众人指责的同类之人,我必定温柔相待。我那温柔的心房,连我自己都如醉如痴
>>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
>> 我总是尽可能地避免介入人世间的纠纷。被卷入是非纷争的旋涡,让我感到恐惧。
>> 有了一种想法:所谓世人,不就是个人吗?
>> 世人——我似乎也懵懵懂懂地明白了何谓世人。世人就是人与人的争斗,而且是现场之争,人活着仅是为了在争斗中取胜。人们互不屈服,即使奴隶也有其卑微的报复。
>> “世人”终究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恐怖洞穴,它绝非那么简单,所谓的“一锤定音”并不能决定一切。
>> 不幸。这世上不幸的人各式各样——不,毫不夸张地说,这世上尽是不幸的人。但这群人能够堂堂正正地向这个世界抗议自己所承受的不幸,“世人”也大度地给予他们理解和同情。
>> 人生如地狱,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外表看上去那般高贵的夫人,竟然也为世道所迫做出这种勾当,我忽然觉得,身无半点污迹的人全无可能在这世上生存。
>> 外表强装快乐,内心烦恼困惑。
>> 只有那些完全沉浸在幸福中的人才有自杀的权利
>> 不要轻如鸿毛,而要身轻如燕
>> 此时世上已空无一物,每一片土地都有了主人。
>> 见一个爱一个的人,其实谁都不爱。
>> “中产阶级不好吗?”
“我觉得不好。寂寞、苦恼、感激都是中产阶级的爱好。他们自以为是,只靠面子活着
>> 少年们啊,无论你们今后度过多少岁月,都请不要介意自己的容貌,不要吸食香烟,若非节日,也别喝酒。长大后,请多加爱惜那性格内向、不爱浓妆的姑娘。
有时候自己常常害怕和人交往,总觉得人心叵测,人性不可揣测。所以常常躲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在人群中会觉得惶恐,也常常质疑生命的意义。
但是如今,正如史铁生写的: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活虽苦,但是我们仍可以苦中作乐,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