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婆和李大爷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经历了新中国最艰难的那段日子,含辛茹苦地养育了一个儿子。为了给儿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努力工作,只为将最好的给他,让他不再受相同的苦。
然而,世事总会在你觉得一帆风顺的时候无风起浪。儿子从小就不喜欢学习,好逸恶劳。老两口只能想尽办法给他找了一份好工作,并为他买了一套房子。
不久后,儿子结了婚,老两口看着儿子的生活渐渐安定下来,心中满是欣慰。然而,儿媳妇的出现打破了家庭的和谐。她性格强悍,把控了家里的经济大权,甚至用哄骗的方式将老两口积累了一辈子积蓄买的房子变更到了自己的名下。得到房子的儿媳对公婆更不孝顺,经常找茬要钱。老两口为了家庭的和谐,多次忍气吞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在媳妇的怂恿下,越来越不尊重父母。他开始对父母冷漠,将父母对他们的付出当做理所应当,并时不时张口问老两口要钱,誓将二老压榨干净。老两口因受不了家中矛盾频发和儿子儿媳无休止的索取,无奈只好在外租了一间小屋。每当邻居问起他们的儿子,他们都只能含泪不语。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想放过他们。儿子得知父母在外租房后,竟然追到父母的住处,继续索要钱财。老两口忍无可忍,与儿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们痛苦地意识到,儿子的孝心已无法挽回。
一天晚上,老两口正在屋里休息,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和摔东西的声音。他们赶紧出去看,只见儿子和儿媳妇正在大打出手。原来,儿媳妇抱怨公婆没有帮忙带孩子、做家务,而是住在租来的小屋中。儿子对此表示赞同,认为妻子做得没错。老两口被儿子的无理取闹气得心如刀割,但他们还是决定再给儿子一次机会。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发展。儿子和儿媳妇并没有珍惜这次机会,反而变本加厉地要求父母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他们经常找借口向老两口要钱、要物,甚至在言语上对父母不敬、侮辱。老两口失望至极,但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希望。
直到有一天,儿子和儿媳妇因为一些琐事大吵一架,甚至动手打了起来。老两口赶忙上前劝阻,但儿子却丝毫不听劝告,还把怒气撒到他们身上。老两口心如刀割,但他们还是决定再给儿子一次机会。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儿子要好好珍惜家庭、关爱家人。他们还拿出自己的积蓄为儿子买了一辆车,希望他能改变态度、重新开始。
老两口对儿子儿媳的多番忍让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尊重,儿媳妇变得越来越冷漠、不尊重公婆,儿子也对老人不闻不问。老两口失望至极,但在他们的心中,血缘是斩不断的,无论儿子怎么不孝,始终是自己的骨肉。所以,在儿子又一次登门,撒谎骗老人给钱的时候,二位老人依然决定把仅有的几万元积蓄拿出来给他,尽管他们明知道儿子是在儿媳的怂恿下借口要钱的,依然把钱给了他。
但是,这次给钱时,老两口已经彻底寒了心。以后不打算与这个儿子来往了。 儿子兴冲冲地揣着钱带给儿媳,儿媳看到他手中的钱没有达到她的心理预期,恶狠狠地咒骂了一句,开着车扬长而去。
看着媳妇扬长而去的身影,再回头看看父母住的破败的房子,儿子默默低下了头,朝着自己工作的工厂走去,那里是他可以逃避家庭纷争的地方,也是他唯一能去的地方了。
虽然,古人常说父慈子孝,但是慈爱并不是千依百顺、过分溺爱,这会导致孩子的懦弱无能、任人拿捏,慈爱是教会他有自己的主心骨,知道对错,懂得感恩。孩子成长必须要经历挫折和磨难,有些事情,只有经历了,才会明白。对于那些不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只有当他们真正失去的时候,才会明白什么人才是真正的值得珍惜和爱护的,什么责任才是自己应该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