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时候忙忙碌碌,但空虚感总是不断地溢出来。半年外出的生活慢慢从混乱中安稳下来,常想着要去读书,忙碌和不停歇导致静不下来,很急躁,总怕来不及。周六去培训,课程过于无聊,于是看起了《万历十五年》。几个小时而已,然而内心有一种充盈,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休息时反而是没有时间去看书的,家务活,两个人的交流,睡觉,所剩无几的时间还要娱乐。但是体验了那种满足感之后,反而激发一种必须去读书想要去的冲动。细想去年还是独自一人时,读书上班,内心却有一种力量支撑着在忧虑中前行。
大部分做文案或者说文字工作者都在说要不断的学习和读书。而我总觉得作为一个输出工作者,其实是要不断的放大自己的触感和敏感,去感知周围一切的变化。一部分是共情与感知的能力,一部分是专注的思考,而更多的是需要把力量用去感知。这种感知相较而言更耗费心血。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一切变得紊乱。在空隙里打一把游戏甚至觉得罪恶,好像一切都在逼这你快点成长。放轻松成为一件很难的事情,半年来,也只有在连续上了27天后的半天闲暇里理所当然的摊成一滩。最近相对不那么忙碌,想着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急躁。急躁应该也算一种病吧。至此,我能想到最好的解决的方式就是读书了,用内心的力量对抗内心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