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傲一慢
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13天,1018字,累计25375字
苦根没答应,我以为他是睡着了,到床前一看,苦根歪在床上,嘴半张着能看到里面有两颗还没有嚼烂的豆子。一看那嘴,我脑袋里嗡嗡乱响了,苦根的嘴唇都青了。我使劲摇他,使劲叫他,他的身体晃来晃去,就是不答应我。我慌了,在床上坐下来想了又想,想到苦根会不会是死了,这么一想我忍不住哭了起来。我再去摇他,他还是不答应,我想他可能真是死了。
余华的《活着》,在描写苦根死去的时候,是怀着极度隐忍和克制的态度,去描述“我”在看到外孙苦根死后,逐步发生的痛苦过程。这里没有刻意渲染,没有极度崩溃,甚至没有痛哭流涕的场面。但是,我们却能从文字的真实里看到老人失去外孙后的伤心,把读者代入到情绪里。
小说中,真正打动人的部分,是作者在冷静克制的语言里,展现出来的最本真的情感世界。这种情绪,不是经过极度渲染的情绪,而是真实存在的感受。
比如,我们写悲伤,如果把极尽各种悲伤的词语,用那么多的悲伤情绪去堆积,写出成段成段的悲伤辞令,反而给不了足够悲伤的情绪。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不过是失去真实的粉饰,完全不能打动读者。
所以,想要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我们的情绪必须要真,必须要带着极度克制的真实感。唯有如此,才能写出优秀的小说,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创作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我们必须要尝试体验,必须要尝试写出来,必须要尝试表达。这里,推荐一种书写情绪最好的方法:写日记。
我们在日记里,会记录我们的生活,会记录遭遇的事情,更多的是记录遭遇到这些事情之后我们感受到了情绪反映,而这,就是我们要收集的情绪体验。
想要写出真实的情绪,我们要学会体验生活,在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后,我们正常的情绪反映如何,这就是挖掘内心需要观察的状态。写日记的过程,就是尝试把我们潜意识里的情绪反映,用客观的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在一次次探查后感知高兴、悲伤、困惑的情绪。
书写情绪,实际上是我们把感性的情感部分,用理性的思考过程,把握情绪的质感,书写到我们的小说创作中,完成最终的情感表达。这里,真正的痛苦,不是刻意渲染的;真正的悲伤,不是用文字带出几句伤心的话;真正的孤独,也无需用文字叫嚣孤独。一切,尽在描写中,尽在笔下。
写日记的方法,让我们有了足够多的情感体验,让我们感受到各种情绪的变化发展。积累到足够多的时候,我们把这些情绪代入到我们的人物创作中,我们就可以为我们笔下的人物注入情感的力量,就可以写出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
写文,是需要找对方法,再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达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