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看到乡下一片萧条与破落,总是心生凉意。都市的繁华,乡村的败落,如此反差,是否正常?
有时候自已也十分不解:身居城市,享受着城市带来的种种美好,我为何总是对利国利民的中国城镇化感到忧心?!我毫不否认城镇化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许多好处,但我总是觉得内心世界越来越缺少了一些东西---那种原始的温情的东西。
从我青少年记事起,农村就象鸡肋,从政府到农民似乎都没有好好经营他的意思,唯一的想法是“逃离”土地,资源向城镇高度集中、农村小学撤并(这个几乎是城镇化的杀手锏)……进城农民似乎也得到了不少好处,有钱了,家人能吃饱点,好点了,父母也有零钱花了,小孩们也上得起学了。家里的房子也能修修,许多人也盖了新房了(虽然是常空着,只等着养老住),一切涣然一新。外表上看似乎真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外漂一族的内心世界似乎还有另外一番景象。
细想想身边外漂一族的生离死别,太多遗憾!
父亲逝去已十年了,如今每每想起便觉愧咎。我离家外出谋生时,父亲年事已高,我常挂念他的健康,有一段时间,他情况似乎不太好,家人说他吃不了什么东西,我便寄了点钱让他去医院看看,可他觉得费钱,以为没什么,我远在外地,不明实情,没有太在意。可是我们终究低估了病情,他终于倒下,呕了很多血,我立马回去,想第二天送他去医院,可他坚持不到第二天就去世了,我只能空遗憾。我妻子也是南下打工一族,为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只能走出去,把父亲留在家里,十几年来只能偶尔放春假回家看看,平时就寄点钱,老人的健康每况愈下,人生的最后,他很想见到远在外地的闰女,可是归程遥远,又遇雪灾,路上耽误了,终于等不上父女最后相见的时刻......,有时妻子不免埋怨她弟弟,总是说他没出息,不会赚钱,没照顾好父亲,我总是对她说:“不管怎么样,他十年如一日端茶倒水的,虽有时有不周之处,但你照顾过几次?虽然常寄钱,但对老父亲钱并不是最重要的,相比来说他才是孝子......”,她听后也觉无语。类似遭遇的外漂一族,我相信是无数的,每当看到类似“老人在家死去几月无人知晓”、“中秋电话回家没人接,后才知老母已去世多日”的那些触目惊心的报道,格外心凉。时下多少在乡下的父母、亲人至死见不着远在城里的子女,哪怕是临终的一点温情也是一种奢望,日常的照料更无从谈起。“父母在,不远行”己经不太现实了,但我们没有找到鱼和熊掌能兼得的办法。
闲暇时,几个和我一样是从农村出来外漂的老乡在同学群里聊起来:将来我们是否该回去?要不要回去?能不能回去?---我想这几乎是我们这一族的终极大问。我们从贫苦中出来,难道还回到那贫苦的土地中去?!
故乡的乡亲都说:好不容易走出去了,能不回来就不要回来了……
故乡年迈的父母嘴上也许不说,但心里五味杂陈,也许常说:叶落归根哪,老了你该回来吧……
经过一番折腾,我也和许多老乡一样在城市买房定居了,可心里从没有“家”的感觉,人家问我哪里的,我毫无疑问是“屏南人”,或者直接说“白水洋”大家就比较明白。如果说“福州人”我会觉得脸烫的!我们只当自已是都市的过客,在这里只剩下赚钱和花钱。身边的许多老乡还是倾向于老了回故乡去养老,可问题来了:我们老了,没了父母、亲族的故乡还有什么?多年城市生活的我们还能适应乡村生活吗?我们的生活圈子已经改变,老家时过境迁,举目陌生,还能容得下我们吗?即便曲折回乡,我们也会与子女相隔千里,是不折不扣的留守老人……
对外漂一族,“故乡”二字已几近支离破碎,用无家可归来形容我们已经显得真切了。不管我们是被逼无奈还是自找苦吃,不管是否有在城里买房,我们都是真正背井离乡的一族。我所居住的老家老宅前前后后原来的本家住户许多都已搬走到县城或更远的城市居住了,新的住户是从附近乡下搬来租住的,他们原本的乡下几乎荒废了,中国的乡村整个看起来象是一级推一级的大迁徒,结局是每个人都失去故乡,不可逆转。
在城镇化、工业化大潮下,我们这一代成了尴尬的一族,离乡赚钱是不得不的选择,亲缘关系分崩离析,如一张渔网破碎成灰。多少人在都市举目无亲,即使娶妻买房结婚生子,也还是饱受各种聚少离多、亲故疏远的悲凄。留守儿童成为多少家庭的牵挂?!亲生儿女一年半载不见一次的多了去,可以想见未来的亲子关系。本家堂兄、堂弟,叔、婶、舅、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未见者数不胜数。亲缘与血脉在我们的下一辈将大大淡化,是喜是忧?!........骨子里,我们并不适应都市的生活,久别后的家乡也未必能接纳得了我们,这就是我们这群人的无奈。
不妨想象一下我们这一族的归宿,也许我们不得不死在远离故土的都市,子女也象现在的我们一样远在他乡谋生计,也许他请不下来假来照顾我们,也许他在赶一个百万大单……只有我们举目无亲,躺在冰冷的现代医院太平间,仅有的身边老伴花钱谈价,雇人,租车把遗体拉到殡仪管,草草火化……都市的坟地我也见过,密密麻麻,“磨肩接踵”,翻个身也困难哪!四周也全是陌生人,如果有灵魂,那该多尴旮!---特别是象我这样不入群的,据说就这样的坟地还贵得要命!生前辛辛苦苦要赚好几年,不折不扣的死无安宁,我宁愿葬到家乡的荒山野岭去…… 我挺羡慕以前乡下的老人,临终多是儿女绕膝,安祥离世,办丧事时邻里亲族都会不约而同,伸出援手,各自分工,有条不紊,凿墓抬棺都是邻里最亲近的壮年后辈,让人倍感温馨,老人叶落归根,死得安祥而有尊严。
我们这一族人“叶落归根”将成为奢侈,“客死他乡”,“千里背尸”---这些悲怆的故事其间蕴含多少无奈!现在正在演绎......
感谢这个时代,钱能买到的东西我们慢慢地都有了,社会保障越来越好,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将来不管城市乡村,也许都吃穿不愁,有病可医,健身娱乐样样都有。但作为外漂一族你是否就觉得安生呢?这么多年来,我感到我们就象一个淘气的孩子,发现山外的芝麻,慌乱间丢掉了手上的核桃。
高世麟(2014.07)
本文发表于《闽文》杂志(2017年总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