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最让人痛苦的事儿,恐怕不是不能工作赚钱,毕竟不得已借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下,也属难得;也不是不能徜徉漫步于大自然的花香鸟语中,因为平日的365天中能去放松赏景的时光,也真的屈指可数,也就是说,没有疫情,我们照样被生活所限制和“关押”。那么,疫情下最让人痛苦的事儿,是什么?
其实是:一家人要长长久久,忍耐彼此的性格缺陷、随性任意使然——特别嘛,特别就是那个不爱起床读书的人……
疫情下的一家人,一块地板,一个屋檐,一张床(夫妻、爷奶),一张饭桌,一线光亮,真正抬头不见低头见,且12小时,24小时,48小时……无限轮回,循环。牙齿与舌头都会误伤,莫说这样彼此近距离交叉的一家人,不会打结?
莫说打结,大打出手的,大有人在!有多少曾经十指紧扣的人,因为一场疫情,原形毕露,反目成仇,而分道扬镳,曲终人散?
不仅仅是夫妻、婆媳,父母子女也正在经历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原本:上学时,上学去了,一天有六、七、八个小时用不着碰面,好说;假期嘛,松一点,再松一点,也好说;而轮到疫情下的网课,要在原本一片“完躺娱乐”窝上,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可就非常不好说了!这对于一群“妖魔鬼怪”们,能“作戏”就尽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出演,而于父母们,则简直就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万般无奈和煎熬!
疫情之下的父母,有几双,不是这般“厌烦着、痛恨着”自己那,不自觉、不自律的娃?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娃不自觉、不自律,恐怕都没有父母不“痛恨”不“讨厌”的!只是,这疫情期间,反反复复,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更甚罢了!
比如一个早读,明明电脑这一头书声早已朗朗,而床那一端的人,还像猫一样窝着鼾梦甜甜!试问有哪双父母,在这种时刻,还能如佛般“淡定”的爱下去?可是,你不淡定,山呼地啸起来,又能管几大一个用?嗨!这里可是暖窝窝的家,这里可不是三规五约的教室!统共就爷娘仨,他还怕你骂破皮?他还怕你捅破面子?他还怕你罚站罚背书罚抄散文?得了吧,先翻一翻身,睡了再说!
比如一个午休,他却偏不午休,却也根本不可能“头悬梁 ,锥刺股”,而是在一个又一个搞笑视频前哈哈大笑前仰后合,末了,上课了,这下“周公”突然就如仙飘至!试问有哪双父母,在这种时刻,还能像观音“和颜悦色”的爱下去?可是你不和颜悦色,大动干戈,却是一声闷雷“惊醒梦中人”,一通吼骂并非叫醒他好好听课,认真做笔记,却激发他“斗志昂扬”——在桌上横飞“关羽”竖舞“张飞”,一泄千口胸中之闷气!
比如一个晚修,必须开视频,对准人上半身,进行考试,他却偏让视频给对着天花板去,并声称正因为考试,才不得不让视频对着天花板去,以免打扰到他考试静心作答!试问有哪双父母,在这种时刻,还能像唐僧,于任何“妖魔鬼怪”都能“心平气和”的爱下去?可是你不心平气和,大发雷霆,那就正好“火上浇油”,助他“一臂之力”——这卷今晚就不交了,这试就干脆不考啦……
唉!说来说去,不就是“冤家路窄”,“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是一家人 ,不进一家门”吗?如果可以,俺是再也不愿当这类娃的娘呀!俺可是做梦,都只想当一枚又自觉又自律,又好学又上进的娃他娘呀!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不想当自己娃爹娘的,要不“别人家的娃”怎么就成了口头禅呐!不“讨厌”,不“恨铁不成钢的”爹娘,实在少数!就连北大丁教授,(本名丁延庆,在百度词条上,能搜出来的牛人!)丁教授谈起自己的女儿,和我们普通人无异,也是焦虑得直挠头,也是无奈得直叹气:“女儿和我比,差太远了!这就是天道,没办法,你必须接受,不接受又能怎么样啊?她就这样!”
哈哈哈……
听听这口气:“她就这样!”——这是多少苍苍老父老母们的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痛心疾首,无奈至极!“不接受又能怎么样啊?”——这可怜了多少天下父母心啊!
听吧,这就是做父母的异口同声!爱的另一面,是无穷尽的“痛恨”、“讨厌”和叹息啊!
然而,总有无痛无恨无私,爱着我们娃的人,他们跟我们一样,也殷殷盼娃成龙成凤,爱娃至深,但不同的是,他们不会像我们父母那样爱一半恨一半,喜一半厌一半,鼓舞一半打压一半,他们的爱——是完整的,喜欢是——全部的,鼓舞是——全然的!他们就是专门为娃们答疑解惑,“扶贫济困”,填沟补壑,搭梯筑桥的,他们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
疫情网课之下,如果说娃除了亲近电脑、手机,还有亲近的人的话,那当数——老师。
特别是初中年级的娃,青春气盛的他们早就像悟空嫌烦唐僧的唠叨,一连几轮疫情下来,他们与父母,早已是悟空与唐僧的最初“决裂”——一气之下回花果山,自由自在,称王道霸去,懒得再听唐僧的磨磨叽叽,条条框框。但是,老师——“如来佛和观音”,他们还是自始至终,绝对心存敬畏,爱戴和信服的!
他们可能听不进父母一万句的苦口婆心,但是老师的一句批评或表扬,都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疫情之下的网课,当自有它难得的优势。比如隔山隔海隔着屏幕,就隔去了与老师面对面的害怕、羞怯和窘迫,昔日在校一向内向寡言的娃,忽然就大胆、主动点开了他要求助的老师,包括原来他一直逃避着的英语科目!老师最爱“求问”的学生,哪怕你是最差的差娃,父母“嫌弃”你,但,老师爱你!——这就是老师的伟大之处!看!这与老师的互动,是不是,远胜过与我这为娘的互动吧!十四五的他与四十多的我,只能用“叛逆期撞上更年期”形容,而他与老师,则可谓“亦师亦友,亦母亦子。”
语文课上作文拿了高分,本来老师事先通知要电子稿,准备课上展示讲评的,但因未及时打出电子稿,而未能被展示和讲评,他瞬间就失落成战败的狮子,于是课后立马又单独发给老师,请求老师指导和点拨。优秀的老师注重每一株树苗的成长,重视每一颗心灵的诉求,语重心长如是点拨和鼓励,娃大受鼓舞,和被指点迷津,瞬时又一蹦老高,犹如一头昂扬斗志的小狮子……
这是来自班主任兼物理老师的一声呼唤:两字儿!——多么亲切自然、温馨动人啊!却像一道闪电,惊诧了我这为娘的双目!因为我这为娘的从来都是直呼其全名,没有呼两字的,且大一声,小一声,除了数落还是数落,除了责怪还是责怪……同样是让娃去改错,老师却恁是改成了母慈子孝暖融融的画面!
当凌晨,还有为你娃不断纠正错误,操碎心的人,你是不是直接懵圈了:这娃到底是你的,还是那操碎心人的啊?是上帝抱错了,还是娃投错胎啊?都没错!娃是你的,姓你的姓氏,但真就有老师把你的娃“抱”去当成她自己娃养去了啊!
……
这就是疫情之下,我们老师的“音容笑貌”——真的很可亲可敬吧!疫情之下,到底有多少种难?娃难——要被监督责骂,对抗诱惑,学会自觉自律;父母难,不能挣钱,但还得照常养家,还得时时刻刻严防死守,与自家“妖魔鬼怪”斗智斗勇;但更难的还是老师!他们见不到一群“妖魔鬼怪”的真人真面,就得使出“空中斗法”的招数,要说喊破嗓子是其次,那“刺瞎”眼肯定是居首。网上改一份作业多费眼,而几十份上百份又是多费眼!白屏黑字蓝字“张牙舞爪”的字,字字都在抓挠着老师的眼珠啊!“很多老师都是一边滴眼药水一边上着网课改着作业……”是老师,都会感同身受,而我们却……
有些家长在怨怪疫情,怨怪老师上网课,怨怪是网课把孩子弄颓废了……
我想说,于老师,我们只有感激、尊敬和爱戴!那些怨怪疫情,怨怪老师的家长,只是在为自己的“偷懒”或者“教育不得法”找理由、找借口开脱吧!他们怨怪任何人和事,唯独没有反省自己!
疫情固然给我们带来困扰和不便,但总有人,在同样恐慌、焦虑的困扰中,趁此契机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如牛顿。1665年,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了英国许多地方。在那次瘟疫中,八万人丧命,占当时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彼时正在读大学的牛顿,同绝大多数学生一样,从剑桥大学离开,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林肯郡去躲避瘟疫。这时的大多数人都是恐慌和焦虑的,而牛顿却相反,他把这段空闲当成宝贵的契机,将此时难得的空闲和精力都投入学术研究中,为自己日后伟大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疫情下的家庭,很难,但是总有蓝衣、白衣战士在为我们挡枪抵剑;疫情下的家庭养娃,更难,但是总有老师在疫情之下“抱”我们的娃去当自家的养!
养育从来都不易,疫情下的养育更难。但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又怎样?不是靠着“坚定革命”之信心,吃苦耐劳,最终一点一点走出了雪域沼泽地吗?坚持“当好”自家娃爹娘,莫想“狸猫换太子”,莫怕繁杂烦累,就算养出一个“牛顿”是没有之可能,那从疫魔重重围困之下,冲出一匹匹“黑马”,总是可以期待的吧?……
感谢云端之老师!致敬白衣蓝衣之战士!也感谢我们自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心更大的灾难!疫情再难,难不过全民一心,携手抗疫!胜利在望,你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