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概念挑战: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而事实上很多人至死,都没有思考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每天打磨一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这是第111天,也是商业篇的第11天。
什么是幂定律?
相对于幂定律,我们过去知道比较多的是叫做正态分布。在我们传统的思维里,习惯用平均数去看待问题。你如,考试成绩,你会关心平均分;存钱的时候,你会关心平均利率;一群人站一起,你会关心平均身高,等等。
但是,很多时候,平均数并不重要。有一些很重要的事物,遵循的是幂定律。幂定律想表达的意思是说,对一件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少数几个因素,其他大部分的因素都无关紧要。
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时代,巨头大的吓人,虾米微不足道,1%的人将会掌握世界上99%的财富。
在许多领域,幂定律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举个例子:硅谷著名的创业者、投资人彼得蒂尔在他的著名的创业书籍《从零到一》这本书中提到,在创投的领域,很可能回报最丰厚的那家公司比剩下全部公司的回报加起来还多,而第二丰厚的则比第一以外的全部加起来还多。成功的VC赚的钱可能就来自赌对了一家腾讯、或者阿里巴巴。而其他的投资即使都亏损了也不要紧。你觉得DCM牛,只是因为他投了唯品会;你觉得积源资本牛,只是因为阿里巴巴钱赚太多了;如果你觉得雄牛资本很厉害,是因为他投了京东。牛逼的VC并不是投了一大堆做了平均,而是他有一个超级超级棒的那个,那个就把其他的都洗掉了,所以平均值意义并不大,重点是有没有抓到那个接近无限大的公司。
再举个例子:不管是在开发iPad还是iPhone的时候,乔布斯都只让团队开发核心功能,所以iPhone 开发出来后能够一鸣惊人,可是刚开始它连最基础的复制粘贴的功能都没有,而且iPad还不支持同时运行多个任务。但这些并不重要,因为iPhone 和 iPad能做到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做不到的事情,这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关键要务。
继续再举,当我们登录到一个图书网站后,你会看到首页往往会放着各类畅销书排行榜。当消费者看到这些推荐后,往往会习惯于选择购买其中一些排名靠前的书,于是畅销书就越来越畅销。那么排名靠前的书籍就会一直排在前面的位置,排名靠后的书籍就很难突破到前面去了。排行榜上的书籍排位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浮动。畅销书和相对冷门的书之间,销量差距就逐渐拉开,而且差异增速会越来越快。
对于我们个人,幂定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平常工作中有很多件事情要做,你会选择先做哪一件呢?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先做紧急的事。
实际上,按照幂定律分布法则,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不过是最重要的几件事情,一些小事可以放放,不论紧急不紧急。如果整天被紧急的小事推着走,会疲于奔命,工作生活都会没效率。好的节奏应该是把重要的事情优先处理。
同样的道理,一个公司的领导,如果整天忙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肯定不会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什么洞见;一个被老板支来支去的员工,肯定干不了什么大事;一个永远在准备下一次考试的学生,在学习上也成不了什么大器。
那对个人来说,怎么才能做到,只做最重要的事,少干或者不干那些不重要的事呢?
1、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判断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与否,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更加重要。要随时抬起头来,而不要像鸵鸟一样把头深深埋在土里。
2、 学会放弃,当你意识到事情有重要性之分,价值也存在幂定律分布之后,就要敢于取舍。有所舍,才会有所得。不要贪心,不要迷恋于想要获得所有,当你过于平均的时候,就意味着你一定不会超于常人。
3、对于认准的事物或者机会,要敢于投入重兵,投入时间,做深,和其他人形成差异。
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在我写下这段文字之后,我就开始思考我原先的思考。
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想清楚做明白的人,相互之间在茫茫人海之中,是可以一眼识别出对方的。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你有想打磨的概念吗?
如果你都看到这里了,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