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谷城承恩寺

今天周日,一个人留在襄阳,决定前往谷城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谷城茨河镇五朵山内,峰峦环拱,聚气藏风,环境幽静,因位置稍显偏僻,游客甚少。承恩寺,原名宝严禅寺,始建于隋朝,相传隋阳公主因五朵山中泉水治好了头上癞疮,为感恩派人兴建了庙宇。唐宋屡有兴废,至明朝,明英宗复位,为感激襄宪王的拥戴,令工部主事刘春对寺庙进行复修,并在襄阳城内修建了绿影壁。而襄宪王为感谢皇帝的恩赐,将寺庙改名为承恩寺。2000年,承恩寺被佛教协会列为全国百大名寺。


承恩寺有五宝:

一是五眼泉,泉水清澈,常年流淌,据说治好了隋炀公主的癞疮。因泉水水质优秀,冲洗胶片效果好,地址又位于深山,满足战备需求,八一电影制片厂唯一的分厂也设置于此。

二是大铜钟。铜钟为明宪宗下诏铸造,铸于大明成化乙未年(1475年),钟高230CM,内径157CM,重达万斤,制作精细,钟体梵文4889字。据说,敲击一下,余音可达十二分钟之多。铜钟是承恩寺镇寺之宝。

三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造型是全国少有的正方形,由36根柱子做支撑,最外围18根,中间14根,里面4根,形成三个正方形,也就有了三个同心圆。据说风水极佳。

四是两尊佛。天王殿供奉着弥勒佛,也就是未来佛,大雄宝殿供奉着毗卢大佛,即如来佛。两座佛历史都很悠久,尤其是如来佛,是湖北省最大的如来佛像之一。

五是经书。寺内存有的金刚般若波罗密正经,是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承恩寺从兴建到昌盛,皆围绕着“报恩”,但目前人烟稀少,香火不旺,寺内连住持和尚都没有。千百年来,如来佛和弥勒佛承受了千万人的顶礼膜拜,也让无数人得偿所愿。如今,却少了世人的香火供奉,但佛祖还是以一颗怜悯的新庇护众生。昨天回枣阳看儿子,也见到父母,看着蹦蹦跳跳乐呵呵的儿子,我心里非常满足,希望他一辈子都能开心健康顺利,以后不需要照顾我回报我。而我工作多年,其实也没有回报父母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