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聊天,探讨父母如何看得见孩子的深层次需求,并帮助梳理,如果孩子下次遇到相同的问题,就会一些应对的能力,遇到的次数越多,就越有能力处理类似的事情,越成长,就越接近自由,或者说有能力面对曾经逃避的人和事,越是一种自由。
以前写过抱怨人格的文章,以为不会再写这个题材了,后来发现随着基本功力的建立,遇到的抱怨人格却会水涨船高,更加隐蔽和高级。于是,又要重新梳理一下,提高应对能力。
负面的情绪特别具有传染性,《自控力》上建议每人每天摄入的负面新闻不能超量,不然会很伤身体。当然,适当的亲友倾诉是一种健康的需要,只要不是反复地、没有解决办法的慢性倾诉和抱怨。判断的适当宣泄和慢性抱怨的标准还是你自己的感受:感到无力、受到伤害、甚至很想回避再和这个抱怨者聊天,说明碰到的就是慢性抱怨者。
其实抱怨者并不打算破坏你的好心情,甚至他们都意识不到自己还能影响到别人。他们只是想通过宣泄获得暂时的解脱感,他们不会考虑这种解脱感是建立在别人的郁闷之上。所以为了保护自己,尽量减少跟慢性抱怨者相处的时间。但是,如果你的同事、朋友后者亲戚中就有这样的人格,那么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把常见的人(P)、关系(R)、和情形(S)在脑子中整理一下,针对不同的PRS组合运用不同的办法,练习久了,就会有所改善:
1.一定不用帮助抱怨者解决问题(避免上帝视觉)。
慢性抱怨者并不需要改变当下的境况,他最多就是需要给他的消极悲观世界找个伴。他偶尔也会征询你的意见,但最可能的结果是:你所有的建议都会被否定,或者你的建议会引起他新的抱怨,最后弄到你和他都被惹的更加郁闷和生气。
可以这样引导:平和地问:“你想要一些建议还是需要发泄一下情绪?如果发泄有帮助,我可以在这倾听五分钟。五分钟之后,我得做我自己的事了,不然我的心情也会被影响的,这样对咱俩都不好。”
或者这样引导:你先让对方抱怨一到两分钟,然后,用温和的口吻说:“听起来你有烦心事,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如果对方说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或是问你的想法,你可以平静地这样说:“我的建议只适合我,这是你的生活,我知道你肯定能想到解决办法,如果想到了,一定要告诉我。”
2.转移话题(主动引领话题走向)。
连岳写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的话语方式,有利于诗歌,不利于契约。”总结得特别到位,就是用中文很难说出拉下脸的话,有很多在英文中既能表达个人意愿、维护个人界限又不太伤害对方面子的话好像很难找到对应的翻译。不过我有个办法,这是从一个朋友读经得到的启发,就是以五遍为一个单位,把那些说不出口的句子写下来,反复念,念熟了,就是自己的。比如:“听你抱怨了这么多,能不能讲些开心的事。”“听你说了这么多,我们都有些负能量了,每个人都说一句值得感谢的事,从我开始吧。”等等。
3.谦虚地、清晰地表达你需要抱怨者的帮助。
如果一段关系到了快被破坏的边缘,得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这需要被倾诉者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可以这样说:
“我需要你的帮助。你对于我来说很重要,但我总是想逃避你,原因是每次我们俩一谈话,我就在这个过程或者之后感到很不愉快。我感觉到你总是关注负面的东西,这对我的影响挺大。在我说出比较伤脸的话或者逃避你之前,我有个请求:当咱们俩在一起时,我需要听到至少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值得高兴的事,你愿意试一试吗?”
应对抱怨的最重要的原则是:绝对保证自己的健康。人生中有些话一定是要学会说的,无论这些话在你看来多么难出口,都要学会的,不然,失去语言防御这个有力的工具,是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