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叹——秋来秋去,飘他方的你可有着凉
-张不断 2014年11月—12月初
题记:十八岁时,我相信自己能征伐世界,在战马背上带着窈窕的姑娘归来。
序
闰九月,指农历中出现的第二个九月。闰月在九月的很少,在过往两百余年中,仅1832年和2014年有,下一个会在九十五年后出现,那时候,凡是与我同辈者,均已命归黄泉。
我生于农历九月下旬,对于这个一辈子唯一的闰九月,不免考究起来。假若人体如树,也有年轮,那我人生的第二十八个圈,是在一个多月前闭合了呢,还是现在才闭合?不管怎么说,我有幸在现代气候下的南国晚秋,过一回生日。
晚秋,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段落叶飘飘、有着旋律、容易发生故事的时光,无论是黄凯芹演唱的歌曲《晚秋》,还是汤唯主演的电影《晚秋》,都充满着浪漫而凄美的气息。
深圳的晚秋,苍绿的林间,虽没有红枫美得到处使人心慌心痛,也没有如雨落英绚烂着漫天凄艳的晚霞,但二十出头的温度,兼着阵阵凉风,也很适合艳遇、恋爱以及分手。
不过,我依然只是一位观众。
一
今年七月下旬,公司新进一位女同事,李姑娘,如一株素兰,清幽怡人。我对李姑娘一见钟情,相处下来,甚为欣赏其为人品性,爱慕之情如决堤江水,正思量着如何开始一场恋爱,却被告之已有男朋友。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缘份的天空一片阴霾。
和李姑娘间,无甚故事,只是有一回,我去北京旅行,每到一处景点,总是发一些图片与她分享,内心暗自激动,其实不过是一场空欢喜,很感谢她做了一回积极互动的观众,让经常羁旅的我,有了一场不孤寂的远行。李姑娘俏丽明媚,但并无亮丽的照片流传,在公司的几次活动中,担任摄影的我,为她抓拍了不少倩影,私下发给她,留作纪念;心潮起伏之际,选出若干,PS成曼妙的图片,但苦于无人与赏,最终冲印出来,交付与她,获得一声称赞。从此,喜欢的歌静静地听,喜欢的人远远地看。
民国时期,徐志摩追林徽因不成,调头去追陆小曼,最终抱得美人归。喜欢李姑娘期间,我亦调头去追另一位姑娘,但终究只是一介平民,成不了传奇,只能望昔日才子兴叹。
每一位剩男剩女心中,必定深藏着一个喜欢的人,我心中有一位张姑娘。六年前去她班上听英语课与之认识,当时她大一我大三,此后两人关系亲近。张姑娘温文尔雅、慧心知性,我对她日久生情,在她身边会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但那时年轻生涩没有勇气表白,大学毕业后,远走他乡,便断了念想。异地恋是不曾考虑的。这些年,各自忙碌,偶尔在QQ上与她聊天,并无太多关切的话语。
去年我从上海到深圳工作,张姑娘在广州读研,少有联系。今年九月初,研三的她忽然到深圳一所高校实习,国庆节前找我咨询有关江南旅行事宜,节后我去见她。到底是喜欢了很多年的人,见了她就拘束,就不知所措。随后,修情书一封,直言想与之发展关系,但很遗憾,她说研二时已有交往对象。我不知晓,张姑娘有否喜欢过我,但我清楚地觉悟到,这个表白实在是太晚了,隔了四年的岁月,显得生分而无力。于是,把对她的喜欢,又一次深深地藏到心底。
徐志摩在追求陆小曼时说过一句话,“吾会寻觅吾生命灵魂唯一之所系,得之,我之幸也;不得,我之命。”在我单身期间,我喜欢的姑娘只要肯给我机会,我定然乐意与之谈一场恋爱,约会游玩总该无妨,说不定彼此很适合呢?
二
一个人的日子,无情侣之牵绊,无儿女之劳形,顶洒脱,顶好,但处在时间的荒野里,踽踽独行,遇见过的风景,经历过的事物,便纵有千种风情,无人与说,难免孤寂。
问世间情为何物?独自惆怅的时候,我也会琢磨这个深奥的话题。
身边不少同学、同事,在经过恋爱长跑之后,终因情意不合走向分手。当面我会说一些惋惜的话,但其实,我觉得,要么就是天注定不合早分早超生,要么就是游戏玩得太久活该没有好下场。大学里就有的爱情,在进入社会两年后,如果还不走向婚姻,基本上便在走向消亡。
对于校园里的男生女生而言,爱情用不着太多的顾虑,纯粹是一场发乎情、超乎礼的游戏。“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这样肆意的爱情宣言,也只有那些不知社会深浅的人,才能说得出口,而且堂而皇之,彼此信以为真。
但处在社会里的成年人,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利的。爱情的发生,往往始于盲目,但爱情的发展,会渐渐趋于理性。社会的生活很精彩,社会的生活很无奈,每一位初入社会的人,总会深刻地经历种种曲折与痛楚,从而慢慢地理解生活,慢慢地明白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放弃什么,包括情感需求。爱情很美好,但有时候,相爱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张小娴在《我和你的层次》一文中写道:“大家层次相同,才可以一起进步。他明白你在做什么,你明白他在做什么。男人可以降低一点自己的层次,女人却往往不愿意。男人会用女人的美貌和青春来弥补彼此的距离,然而,对女人来说,男人的精神层次就是她爱他的原因,她怎么愿意屈就?”、“一个人走远了,就不可能回到原来的地方。”、“层次是无尽的,爱情却有尽时。”明白这个道理,找什么样的对象,是否到了分手的时候,自己心里就应该有数。
不以婚姻为基石的爱情,终因缺少家庭责任感和生活共同体的约束,而曲终人散。婚姻,是一个更加沉重的话题。
关于婚姻,有一个词叫“门当户对”,狭义上强调家庭条件相当,广义上是要两个人情感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水平接近,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才可以平等相待,而不至于出现自卑或嫌弃。民国时期,有几对旷世情缘的婚恋,傅雷与朱梅馥,钱钟书与杨绛,钱学森与蒋英,是“门当户对”的最好印证。
客观而言,素质越高的人,对伴侣越忠诚,并为维护婚姻付出更大的努力。虽然徐志摩一生都为林徽因着迷,但他深深的爱着他的妻子陆小曼,极尽夫道,当陆小曼奢华无度时,他穿着带有窟窿的袍子去北大教书赚钱。他俩的故事很悲情。我更欣赏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婚姻,杜鲁门在16岁时开始追求贝丝,追了9年后,终于如愿结婚,其一生为妻子写了1300封情书,这意味着怎样一种忠诚与幸福!
普罗大众,往往没有很好的才情去维持情感的浪漫,也不善于处理婚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虽说吵吵闹闹,也能过一辈子,但许多事情,克制、优雅地处理,才能彼此欢心。情侣间的尊重,不在闲情逸致时,而是观点相左时;夫妻间的恩爱,不在花前月下时,而是大难临头时。这需要很好的个人素质作为支撑。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苏轼晚年悼念亡妻的词句。婚姻的厚重,并不是我们这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所能体味。不敢妄议。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我想象不出未来爱情婚姻的样子。也许,我会一辈子孤单,青灯黄卷度流年。
三
秋天的夜,甚是凉爽,到附近广场跳青年广场舞的人多了很多,许多春天出现、夏天消失的人,都重回了,我因诸多事情缠绕,反而很少去。
有几晚去广场,见到一位消失了大半年的女子,她已经是一个腆着大肚子的孕妇,不参与跳舞,只在场外静静地旁观。以前她跳广场舞时,总是一脸笑容,但如今身怀六甲的她,却神情严肃,眉宇间凝着一股哀愁。我从没见过她的男人,她一直都是独自来到广场,她的婚姻似乎并不幸福。
一个女人,满怀色彩斑斓的憧憬,几经挑选与被挑选,最终嫁给她认定的男人,走入婚姻的围城,但是,过的生活,未必就如当初她所期待的那样,甚至与期待的截然相反,于是日子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嗟叹与屈就中度过,但又能怨谁呢?那个男人?还是自己?
围城之外,很多人还在挑选对象,从起初的注重外表和财富,到后来的注重内涵和品位,再到期待两者最好兼得,结果在幻想与期待中逐渐沦为剩男剩女。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如愿找到灵魂伴侣,但也有可能,最终找一位凑合着过的生活伴侣。
我想到了“资源”这个词。一个女人,不仅是一个个体,更是一个资源池,包括了性资源、生育资源、情感资源、劳力资源以及能力资源,能满足一个男人的种种需求。反之亦然。人类的本质,是为了争夺资源。一个女人在那里,总有一天会有人来把她的肚子搞大,不是你,就是他。
人生是一个寻求资源的过程,每个人都力求满足自己的种种欲望,而所有资源的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爱情、婚姻如此,工作、职场亦是如此。
就职场而言,每家公司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份工作都有自身难言之苦,就看你接不接受、忍不忍受。
四
时间追溯到2013年11月25日,我进公司的第一天。临下班前,当时的研发老大宁工说要让我加班,还说,以后一段时间里,可能都需要加班。我说没问题。于是从此开始了长达四个多月的加班历程,每天加班到晚上九点、十点,曾有半个月,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早上八点半照常到公司开门、上班,虽然很累,但感到殷实。
我进公司时,公司才成立一个多月,招兵买马,处处洋溢着创业的激情。那时每个人都任务艰巨,全体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在春节前后做出产品雏形。那是一段光辉岁月,大家都斗志激昂,一起去吃晚饭,一起加班到夜晚,日日如此,每个周六也加班。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这是一个新兴领域,少有现成的方案和模式学习,需要公司探索。像许多创业公司一样,公司在产品设计上,思维过于发散,企图集大成,什么功能都想做,结果连一些基础的功能都没做好。在市场推广方面,也一直没有结果。
五月初,公司发生了一次“政变”,由于一些很复杂的原因,公司由独立自主的创业公司,变成了一个股东所在大公司的附属子公司;公司性质、组织架构以及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公司以前所做的一切成果,基本被抹消;公司的创始人林总被迫下野,新老板无却暇顾及公司,公司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日渐式微。
宁工在四月下旬请了一回长假,五月初回到公司,和新技术总监交接后,便离职了。我想大概与其能力受到质疑有关,也与其对公司失去信心有关。平心而论,宁工是纯技术型的工程师,缺乏管理能力,也没有魄力,而且热衷于追求新技术,在架构设计与技术实现上,有过很多摇摆的想法。不过,其为人随和随性,干劲十足,是大伙心中的一位好大哥。随着宁工的离开,再加上公司形势的转变,初创团队士气低落、逐渐走向瓦解。
宁工在职期间,项目管理的工作,由产品的Mandy承担。Mandy姐是东北人,为人豪气爽朗,很有号召力,是团队实际上的灵魂人物。她坐在我右侧,其愉快热情的工作态度,和严谨干练的工作作风,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特别佩服她经常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到十点、半夜两点还能发微信,真是一条女汉子。公司政变后,组织构架于六月初进行调整,产品中心被撤销,Mandy姐决定离开公司。Mandy姐的离开,意味着公司前世的结束。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最初的两位开发工程师、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第二任技术总监、行政人事总监,还有和我关系最好的测试工程师Rachel姐,都先后离职;另外,前台、企划经理、营销人员、产品经理,均有离职。一不留神,我竟成了公司六元老之一。公司在剧烈动荡中,完成了一次人员更新,从此进入后迷茫时代。
九月份下旬,公司仍然不明确要做什么产品,为节省开支,老板决定裁员,于是原本就人数不多的小公司,一下子只剩下十二个人,两百平方的办公室,显得异常冷清——后来老板的一家分公司搬了进来。走的人,其实是一种解脱,留下的人反而受折磨。十月初,我提出离职,一来对公司感到失望,二来考虑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但由于种种牵绊,最终还是留了下来。静观其变。
我在公司的工作杂而广,大到服务器虚拟化运维,中到办公室网管诸事,小到早上到公司开门开空调烧开水,全都是我一人在做。进公司的第二个星期,我买了一个音质好音量高的音响,放在桌面上,晚上加班的时候,会放一段时间的音乐,整个办公室都音乐萦绕;每周还会找一个晚上,在其他同事走后,看动漫《海贼王》最新的一集。在公司的诸多活动中,我是现场摄影师,非常活跃的一分子。另外,由于住得离公司近,走路二十分钟,不少周末我都跑到公司上网。说心里话,正因如此种种,我对公司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公司年初时流行“师徒文化”,宁工是我的师傅,但由于他是开发出身,对系统集成一知半解,许多技术、方案他只说需求,后面全凭我自己研究实施。在当时签署的《导师带徒协议书》中,宁工对我的工作进行了笼统的规划,按里面的内容,四到六月份,要到生产环境中进行网络规划与实施,六到九月份,将负责网络系统的运维和售后支持,以及云计算平台的优化研究。然而,随着公司形势的急剧下降,那协议书的内容,终是一纸文书。
尤记得一月初年会时的热闹,那时领导们踌躇满志,伙伴们意气风发,席间就产品兼容性和开放性,进行了“餐桌与食物”的精彩论辩。那时公司还有过一次开年大会,宣讲公司的三年宏伟蓝图,大有气吞天下之志。一晃,日子已经走到了年底,当初的那班人都已经不在,当初的那些畅想都已随风消逝,就连曾经有了些模样的产品也已被岁月尘封。
公司曾经给我许了一个辉煌的梦想,但是,后来,它把这个梦想踢开了。近半年来,我做的事情日渐偏离系统集成,过得飘忽起来,前半年累积的技能和竞争力,眼看着从指尖流逝。留得住的人是因为本身就留得住,留不住的人终究是留不住,我还是要走的。
在公司里,我曾把自己想象成开国大将赵子龙,驰骋沙场,身心都在沸腾。如今,每每午休醒来,望着寥落的办公室,脑海中会闪过很多过去和战友们同甘共苦的画面,那是一个短暂而蓬勃的春天。
五
十一月份,花费9000元,参加了VMware的VCP认证培训,日子因此过得颇为紧张,听课、啃教程、做实验、背题库,高强度的学习,从来都是艰苦,一如喋血的高考。
这种感觉,在2013年春夏之交有过一回,那时参加的是红帽子的RHCE认证培训;再往前,2010年的秋天,参加了思科的CCNP认证培训,那时上的是晚班,从上海普陀区怒江北路到徐汇区漕宝路,需要先坐公交再转地铁,耗时近一个半小时,下课后返回到宿舍已是夜里十点半,印象深刻。
算下来,毕业后在技能培训与考证方面,已花费两万余元,花得有些心疼。参加培训的企图,当然也是为了在换工作时多一个筹码,但事实上,培训和证书,并没给我带来任何直接的好处。我一直认为,培训是一回事,考证是一回事,工作又是一回事,若能找到三者的平衡点,那是万幸。学习最大的收获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基于技术的更高维思维模式的形成。
参加培训的一大好处是,能得到专家级的指导,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倘若自己一个人琢磨,往往会走很多弯路,并且常会避开艰深的内容。另一个好处是,能接触到很多同行,了解彼此的工作情况,拓展对行业的认知,还能从其他学员身上获得动力。就这次培训而言,许多学员都是三十多岁的长辈,其中有两位是从东莞过来上课的,还有一位是从长沙赶来的,我就觉得,原来这么多人,到了中年,都还在拼命学习,我不能不努力。
我喜欢为听课而奔波的感觉,那是一种像读书时代一样,满怀激情与理想,又有外界压力——至少要对得住那一笔钱——的学习状态,内心会因此而莫名地激动。但更多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自主学习,尤其是非专业知识。
关于自我学习,实在惭愧,这些年,玩心重,书读的少,也缺少深入研读的精神,和持续学习的毅力。然而,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比我优秀,却比我还要努力的付出。
十月下旬,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到清华座谈,在现场全程说中文,惊为天人。这位大我两岁的美国富豪,于2010年开始自学中文,四年时间便基本通透。才学、能力方面,我自是不敢跟他比较,但毅力差那么远,实在是恨己不如人。2010年下半年,我在上海从事机房现场维护期间,做得最多的工作,是安装服务器操作系统,有很多的时间都是在等待中度过,便用来背英语,业余时间也有背,五个月下来,把《阿甘正传》的电影脚本背了将近一半,看着电影,就能口语同步对话。但换工作后,没能如愿进入欧美外企,而是进了一家苦哈哈的小公司,学英语的劲头便断了;一年后,又换工作,进入一家中日合资的企业,花时间去学习日语,英语的学习便彻底断了。直到今年夏天,想到日后要去欧美游历,才又开始英语的学习。
十一月底,石进钢琴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演出,我怀着崇敬之情去观摩聆听。石进是一位网络工程师,算是我的同行,大我五岁,他在21岁的时候才开始自学钢琴,24岁进行音乐创作,业余时间用音乐去记录他的爱情和生活。他的钢琴曲,有一种游离不定的淡淡的惆怅与哀伤,在这个落寞的秋天,给予我很大的抚慰。我在上海工作时,曾买过一把吉他,练习了一段时间,积累了一些基础,但后来,由于工作繁忙,便停止了学习,以至荒废。现在吉它放在东莞父母家中,每每过去,并没心情把玩,我觉得有必要把它带到深圳来,它是我的一个梦。
大学毕业后,面临一个最残酷的事情,就是要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领着微薄的薪水,住着狭小的窝居,用着廉价的生活用品,过着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许多人都知道英雄是伟大的,一开始也有成为英雄的气慨,但看到凡夫俗子最容易、最不费功夫,最后终于便成了一位普通人。
人近三十,大局已定,不再指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学富五车的才子,或是腰缠万贯的富人。但是,还是有必要保持一颗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所谓要过精彩的人生,就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心中一些小小的梦想。时光悠然地从敲键盘的指缝间滑过,当梦想褪色到怀念,还能祈祷上帝给予一双会飞的翅膀?
当然,生活其实也可以不用太努力,牛就那么静静的活着,最终也能成为一头老牛。
六
上沙村、下沙村,合称上下沙,是深圳市福田区远近闻名的城中村之一,人口密度非常大。我住在这里。
最近被迫搬了一次家,由下沙街的北边搬到南边,原因是,之前宿舍所在的农民楼,属于上沙城中村改造一期的范围,将要被拆除。
现在租的小房间,属于简单装修的空房,位于四楼,12平米,房租1000元/月,管理费60元/月,再加上水电费、上网费,每个月差不多花费1200元。相比之前的宿舍,多了两平米显得宽敞一些,周边环境及地理位置要好一些,并且如愿有了一个独立的厨间,也算是居住条件升了一级,尽管依然卑微。
之前的宿舍由上一家租户转让而来,带有床,沿用了,如今这个宿舍,在入住前空无一物,于是作了精心的布置,为节省空间,不要床了,打地铺,但添置一张折叠沙发。地铺的一头靠墙,另一头横着沙发;地铺靠墙的一边立了两个书架,上面放满了书,另一边,先是两平米的活动空间,再过去是衣柜和电脑桌。整个布局,显得简约而精致,兼具卧室、书房、健身房的功能,我很满意。
距离下沙文化广场更加近了,这也使我高兴。下沙文化广场有一个“欢乐海洋广场舞”,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有举行,面向的是中青年人,舞蹈和歌曲的内容都青春活力。自今年春起,我便很积极地到广场跳广场舞,与其说是一种锻炼,毋宁说是一项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
上下沙正在改造中,工程浩荡的京基滨河时代广场即将竣工,但目前仍然以农民楼为主,楼高一般为九层,楼与楼之间几乎靠在一起,人往小巷里走,抬头看到的尽是“一线天”,感到压抑。上下沙与附近已经改造过的石厦村相比,可谓俗不可奈,但在市区内,我目前收入的只允许我住在这样的环境,既来之,则安之。
同样的房租,在关外能找到面积大一倍的房子,但我这几年不会考虑,我认为,只有住在市区,才能深入到一个城市的灵魂。大学毕业刚到上海时,工作、生活都在浦东新区金桥镇华为上海基地一带,较为偏僻,交通多有不便,风貌像三线城市,以至于质疑自己到上海漂泊的意义。后来工作、生活都转到繁华的南京西路旁,再后来,去上海的金融心脏陆家嘴上班,在那两年半的时间里,上海向我逐渐展开了一幅华丽惊艳、波澜壮阔的城市画卷。我才深刻的理解上海的历史意义和现代意义,由衷地热爱上海。
很多时候,是你融入一个城市生活,城市才融入到你的心里。由于住上下沙,能很方便的去深圳市区的各大公共场所。实际上,这一年来,我很积极地走访了市区内的很多公园,也花了不少时间穿梭在市区的大街小巷,看到了高楼密布之下,深圳闲情与趣致的一面。著名的红树林是去的最多的地方,从下沙骑车过去只需十分钟,曾经一度每个周末都骑车去一趟,锻炼身体之余,还能感受海风、看夕阳照红深圳湾。深圳最优秀的公共场所市民中心,从下沙骑车过去需要三十分钟,坐公交是十五分钟,夏天的时候周末常到那里去,白天在图书馆里看书享受空调,晚上在广场上看卖唱乐队表演,兴致来时还可以爬一旁的莲花山。每每做这些事情,我就觉得,大城市是要用来享受的。
国庆节假期,花四天的时间,环深圳骑行了一圈,行程很艰苦,但我看到了一个多维度的深圳。深圳关外的城市建设确实远不不如关内,但个别园区、社区还是相当的有品位,就市容市貌而言,关外的西部、北部像是热火朝天的大工厂,但东部是相当的明静清幽,而大鹏半岛则是空旷怡人。每个城市,就是一个小国,存在很多的层次。深圳有现代先进的一面,也有落后破旧的一面,当把一切都看在眼内,对这个城市,便能宽容地对待。
11月29日,深圳第三届温馨阅读夜,在市民中心书城举行,当天书城通宵营业至次日早8点,所有图书6.8折。此次温馨阅读夜以“阅欣赏,悦心赏”为主题,围绕“阅读+学习+生活”,开展了一系列的节目。这种极具活力的文化狂欢活动,全国目前只有深圳在做。我到现场呆了一整宿,第二天早上离开的时候,带回一捆书,花费280元,这是折后价。
我本先后邀李姑娘、张姑娘一同前往,但因各自的不便,都把我的请求谢绝了,其实,真没太多的想法,就是想找喜欢的人一起读读书,感受深圳这座城市的魅力。
我热爱远方,也热爱周边。我可以带喜欢的姑娘去任何一处她想去的地方,我也可以让她喜欢上她所在的任何一处地方。
七
令我伤心的是,张姑娘说她不喜欢深圳,打算日后回广州找工作。
张姑娘到深圳,是一件偶然而仓促的事情,随一位导师在一所高校里实习,生活、工作都在校园内,很少出校门。由于在深圳走的地方还不多,她眼中的深圳,与我眼中的深圳存在差异,在她看来,深圳除绿化和空气不错外,其他的都不太满意。
张姑娘觉得深圳压力太大,比广州大。毕业论文、实习,还有找工作,我可以想象她的压力有多大,心有多累,当年,我就是在这种焦头烂额的情况下,把想和她谈恋爱的念头抛到脑后。压力其实是相对言的,视个人的情况而定,我想有很多在广州工作的人,压力比在深圳工作的人要大。
我对广州不熟悉,就我对城市的认知来看,广州由于本地人比较多,生活味要多一些,人在其中容易有安家感,而深圳是移民城市,商业气息浓,大家都向着钱来,心难以安定。但作为大都市,深圳也很注重构建本土文化,积极地鼓励并开展各类社区活动。
对于张姑娘近期的压力感受,我不知道该如何帮她缓解,我本不是一个会说话的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在不同的城市,会成就不同的人生。人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所有选择的后果,唯有自己承受。有的选择是错的,也有很多选择,在选择的时候是对的,但在往后的日子里,由于没处理好出现的各种事情,以至于认为自己当初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我大学毕业后,如果没有选择去上海发展,而是留在惠州工作,并积极的追求张姑娘,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幸福的结果,但是,我知道选择去上海是对的,在上海的三年,是我一生中,最炫丽的一段岁月,我没做好的是,这几年疏于与张姑娘联系,在她考研成功时,都竟没致祝福。
刚毕业那两年,忙于工作,经济也拮据,到底没邀张姑娘至上海游玩过一回,等后来有钱有时间,却又沉迷山水只顾自娱;今年秋天,她终于如愿去了一趟上海,我却已不在上海,我才记起,我在上海少做了一件事情。
实在是一度把张姑娘忘了,如今风再起时,我听到了花落的声音。
八
当李姑娘跟我说,她可能要比我先离开公司时,我感到很心慌。
公司成立一年又两个月,至今还没成形的产品,也没有收入,这与李姑娘本没有任何关系,但老板却在她转正时没签合同、不给转正工资。公司宏大的失败,居然要让一位职位低微的员工来承受。李姑娘很生气,有了要辞职的念头。
这两个多月公司没事可做,大家都落得清闲,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临近年终,求个安稳。12月份找工作,机会应该很少,1月份可能会好一些,可以考虑;但工作到春节,再跳槽,会是更加不错的选择。李姑娘心情起伏良久,最终,暂时,还是留了下来,但她说她的心已经不在了。
虽然我衷心地希望李姑娘能去到一个更好的公司,得到更多的锻炼与成长,但她的留下,对我而言,仍是一件值得宽慰的事情。和喜欢的人多见一天,便多一天欢喜。我终于理解,为什么迷恋林徽因而终身不娶的金岳霖,愿意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比邻而居。
对于李姑娘近期的内心郁闷,我不知道该如何帮她分担,我本不是一个会说话的人。
早在7月份,公司形势剧变,初创人员基本走光的时候,我也想要走,犹豫很久,8月初好友 Rachel姐离职时,我终究还是选择留下来。考虑的因素很多,最触动的一点,是李姑娘的入职。其实我是冲动为红颜,结果这一留,便是近半年。
10月初,请辞过一回,领导不让走,碍于滔哥的情面,出于义气,继续留下,但说到底,我想还是因为有李姑娘在。公司后半年的日子,虽然平淡,远不如上半年精彩,但因飘动着李姑娘的身影,我仍觉得是一段美好时光。
有一回,梦见李姑娘突然辞职,不知去向,我在诡异的场景中,爬山涉水到处寻找,后来在悬崖边一个大水池旁,终于见着了她,激动得从梦中醒来。
秋天来了,秋天又去了,秋风终究吹不散我那万水千山的心情。
九
元代大曲家马致远,曾在一个萧瑟的秋日,悲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眼中的风景,现代的我难以看到,但他的心境,此际的我,是如出一辙。虽然很喜欢深圳,但在这个富丽繁华的城市里,总感觉自己是无根的浮萍,不知何处是归宿。
年幼的时候,只觉得风和日丽,世界美好,哪里知道周遭惊涛千尺?哪里知道父母那一代人的兴衰沉浮,经历了许多烦恼忧愁?如今亲历,真个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客居上海时,年纪尚轻,只顾着眼前玩乐,不曾考虑以后生活。如今身在深圳,奔三的岁数,想想那些遥不可及的富裕和往后艰难的日子,心里就不由得感到彷徨。
秋天过后,冷寂的冬天来临,大地一片灰暗,就像一张积年的黑白照片。重彩浓抹的春天终会到来,但我不知道这个冬天会有多长。
结束语
世界仍然忙碌,死去的人往天上走,出生的人一一落地,活着的人寻求资源。
人生于世,无非成家、立业二事。十八岁时,青春蓬勃,我相信自己能征伐世界,在战马背上带着窈窕的姑娘归来。如今二十八岁,青春正逝,我骑着一匹瘦马,追逐着十八岁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