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天几乎都在练习,当我真正放开让身体去感受时才发现,原来把一个动作做标准真的不容易,原来我也有一些短板,尤其是手部的精细动作,练习起来特别的吃力。当看到同学又快又准的展示时,内心自愧不如,有羡慕,同时也有挫败。此刻突然能够理解,很多东西做不好,并不是因为我不想做,而是在那个当下,我的能力真的有限。我能接受我的有限吗?我可以为自己做着什么呢?
当面对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有些事情做错了或做得不够好时,惯性思维告诉我说他们要么是态度出问题、要么是能力有问题。假如是态度问题,就开始做政治思想工作,甚至有时候训斥。假如是能力有问题,就开始焦虑,放大问题,忽视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有时甚至会给出自认为合理的建议,逼着孩子按要求去做。结果非但老问题没解决,又整出了新问题。
事实上,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通常来自两个方面,生理和心理。做不好一方面是他真的能力上有欠缺,另一方面是我们给他贴上了很多的负面标签,(你太笨了,这么简单都不会,你太让我失望了……),于是他便在我们的催眠下给自己写下了一个个负面的人生脚本:我太笨了,我真的不行,我不值得被爱,我永远不会成功。
现在通过学习感知觉统合无器械训练的课程,初步掌握了如何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孩子当前出现的问题或行为,可以更加理性的分析其问题或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借助科学有效且有趣的方法,有计划、有目标的从根本上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提升能力,重拾自信,感受幸福。当面对问题心中有数时,负面情绪就会减少。共情能力得到提升,亲子关系自动改善。
温暖且有效的教育是:当孩子在悲伤时能感受温暖,在挫败时看到希望,在羞愧时不失尊严。无论何时,我们都必须努力做到:眼中有情,心中有爱,口中有德,行中有善。
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