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让余华获得了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据余华说,小说的灵感来自于他听过的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里的老黑奴经历了苦难的一生,家人都离他而去,但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这首歌让余华萌生了写一篇小说的想法,这也就有了《活着》里福贵的悲惨人生。
余华对福贵是残忍的,他把福贵家人都写死了,余华对福贵又是善良的,他让福贵的家人都那么好,好到福贵经常把他们的好挂在嘴边,更记在心里。
福贵的原生家庭:从富贵到贫穷
- 福贵的爹:败家的开端
福贵说他爹是有身份的人,家里有一百多亩地,走路时鞋子的声响都像铜钱碰撞的声音。福贵的爹不求上进,不想光宗耀祖,他跟自己的爹说这些事让儿子去做,结果他儿子也算是继承了他的衣钵。徐家祖上200多亩地,到福贵爹这一辈,剩下100多亩,再传到福贵手里,清零了,这爷俩还算势均力敌。
福贵的爹说,徐家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到福贵爹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传到福贵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是连鸡也没啦。
福贵的爹还老爷的时候,很有身份,连拉屎都是惊天动地的,全家人都能听到他在村口粪缸那嗷嗷叫,一直叫了几十年。自从福贵把家里的地清零之后,他也不叫了,拉屎的时候从粪缸跌下来,丢了性命。
福贵爹是明理的,赌债也是债,欠债就得还,他把100多亩地换成了铜钱,让福贵背着扁担去还债。他是想让福贵知道,钱来得不容易,祖宗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这爷俩败光了。
- 福贵的娘:明事理的大智慧
余华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描写福贵的娘,但福贵的娘是有大智慧的人。她经常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福贵输光了家产,他老丈人来他家敲锣打鼓把怀孕的家珍接回娘家了,福贵娘说,家珍是福贵的女人,不是别人的,谁也抢不走。
家珍生了儿子有庆,让他姓了徐,福贵娘说, 有庆姓了徐,家珍也就马上要回来了。果然,没多久家珍背着有庆回来了。
福贵的娘看问题很准,福贵被抓壮丁一起不复返,福贵娘一遍一遍对家珍说,福贵不会去赌的。可惜她没能等到福贵回来,在期盼中撒手人寰,留下家珍带着一儿一女等福贵归来。
从福贵败光家产之后,他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对妻子,对朋友,对孩子,都算尽心尽力,用他仅有的那点能力维持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福贵的小家庭:接二连三的不幸,只留下了老福贵
福贵在当少爷的时候有多荒唐,福贵不当少爷之后就有多惨。他不坐轿子,喜欢让胖胖的妓女背着他满街招摇,甚至招摇到老丈人门前,可谓荒唐透顶。他那时候从没想过人会死 ,树会倒。当他不是少爷了,他的悲惨人生就开始了。
他去城里给老娘请医生,却被抓走当了兵,又成了俘虏,他眼睁睁的看着部队里认识的老万丢了命,他才意识到死亡离他这么近 他格外想自己的穷家。他终于回到家,发现老娘在他被抓走2个月就死了,女儿凤霞生了一场病不会说话了,读到这里让读者的心已经很痛了,但这才只是他悲惨生活的起点。
- 家珍:善良的富家小姐,福贵心里最好的女人
福贵说,家珍是个好女人,他这辈子能娶上这么一个贤惠的女人,是前世做狗吠叫了一辈子换来的。
电影《活着》里的家珍
福贵是少爷的时候犯浑赌钱,还打过身怀六甲的家珍,但家珍对福贵始终不离不弃。生完儿子又回到了福贵的落魄窝里,福贵也开始会疼人了。家珍跟他下地干活,他经常让家珍到田埂上去歇会儿。过惯了好日子的家珍 脱掉旗袍,穿上粗布衣服,整天累得喘不过气来,依然每天笑盈盈的。
家珍得了软骨病,医生说这病治不了家珍还很高兴,“治不了才好,哪有钱治病。”
福贵对家珍也是真的好,他背着不能动的家珍出去遛弯,家珍怕人笑话他,福贵说,背着自己的女人有什么好笑话的。
虽然苦,但家珍很知足,家珍说,这辈子心满意足,下辈子还要和福贵在一起。
福贵对家珍,是掏心掏肺的好,家里出了事儿,他怕家珍难过,心里总觉得对不起家珍,所以他才说,他是前世做狗吠叫了一辈子才换来家珍这么好的女人。
- 凤霞:只过了几年好日子,未绽放便已凋零的女儿
凤霞是福贵的第一个孩子,她出生的时候福贵还是少爷,凤霞也算过了几年好日子,这几年的好日子,让她用短暂的一生做了偿还。
福贵常说,凤霞是个好孩子,她会在福贵的爹想揍福贵的时候给他通风报信,告诉福贵快躲起来,爷爷要凑他。福贵家从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搬到茅草屋,吃粗粮穿破衣服的时候,她都没哭,高高兴兴的接受。
富贵太穷了,狠下心要把凤霞送走,好省出钱供有庆读书。凤霞的眼泪哗哗地流,哭得身体一抖一抖,没几个月,凤霞自己跑回来了,福贵再也不忍心送她走了,福贵下定决心,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
凤霞到了结婚的年龄,因为不会说话被人嫌弃,没人上门说媒。福贵找队长张罗了个偏头的男人二喜,这个二喜,丰富了凤霞的生活,他借钱风风光光的娶走了凤霞,福贵把家里的鸡羊卖了给凤霞添置的新衣服新被子,村里别人家女儿有的凤霞都有。
福贵想对凤霞好,但很多时候他无能为力。凤霞生孩子,福贵和二喜在医院陪着,医生问保大保小,福贵和二喜都要保大要凤霞,可结果凤霞却大出血死了,留下刚出生的苦根。
福贵常常跑去城里帮二喜带苦根,福贵看着苦根越长越像凤霞,心里越难受,他心疼他早早不在人世的女儿。苦根也苦,一出生娘就死了,没过几年爹也被砸死了,他又跟着福贵过苦日子。
本以为这一老一小能平稳度日了,可余华不想放过福贵。苦根吃豆子撑死了,福贵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福贵怎么会孤家寡人呢?他还有个儿子有庆啊,他是有个儿子,可这个儿子也早早被余华写死了。
- 有庆:穿着破鞋子给羊割草,光着脚奔跑的少年
有庆上学是福贵一直坚持的事情,关于有庆的描写也都和学校有关。
在大锅饭之前,福贵家养了两只羊,都是有庆给羊割草喂养。早起先去割草,然后去学校,中午从学校跑回家又割草,喂了羊自己吃饭,再去学校。一天两次来去五十多里路,有庆分鞋子经常破。
福贵也生气,家珍干地里的活已经很很累了,还得给这个淘小子做新鞋,福贵吼了有庆,有庆就变乖了,光着脚丫子走五十里路,到学校再穿鞋,多么懂事的孩子。
大锅饭之后,有庆的羊被充公了,最后成了人们的盘中餐。后来又单干了,福贵又买了个羊羔,又能挣点钱,又能让有庆高兴,有庆确实也高兴,他把羊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后来福贵家没米下锅了,只能卖羊换米吃,有庆哀求福贵别把羊卖给宰羊的人,这是个多善良的孩子,即使饿着肚子,都对羊心怀怜悯之心。
善良的有庆因为做好事丢了性命,县长的夫人生孩子大出血,学校组织学学生们去医院献血,只有有庆的血型符合,抽血医生开始不停地从有庆身上抽血输给县长夫人,一直抽到有庆头晕了,心脏停止了。
有庆走了之后,福贵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见他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福贵的家里,有庆走了,凤霞走了,二喜走了,家珍走了,苦根走了,就剩下了孤零零的福贵,和那头叫福贵的老牛。
福贵形单影只的家:一个叫福贵的老人,一头叫福贵的老牛
在余华笔下,老头儿福贵和老牛福贵,相依为命的生活并没有显得那么悲惨。福贵经常说,家珍是好女人,凤霞和有庆是好孩子,他的牛也是头好牛。福贵怕牛自己耕田没有干劲,给牛起来很多个名字,听起来就好像一家人在耕田一样。
福贵对着牛说,“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他不只在说老牛,也在说他自己,他已经尽心尽力了。想起不在的家人,福贵很伤心,有时候又觉得踏实。家里人全是他送的葬,亲手埋的,也不用担心谁了。福贵哼的歌,就是他自己的生活: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在余华的笔下,福贵就只有一头老牛了。福贵给这头叫福贵的老牛虚构了一个完整的家,福贵的脑子里也有一个家,那个家里,有家珍,有凤霞,有有庆和二喜,也有苦根。这个家里的人在实际生活里没有聚全过,但这个家一直在福贵的心里。
福贵的活着悲惨吗,有点,可福贵的一生并没有虚度。他曾经荒唐,但改邪归正后的福贵,变成了珍惜生活的人,他认真对待他的亲人。
对他的女人家珍,他体贴地让她休息,背着她出去遛弯,想办法宽她的心。
对女儿凤霞,他狠过心送走她,又于心不忍让她留下,他给凤霞找了实在的好女婿,他尽心照顾着凤霞的丈夫和孩子。
对儿子有庆,他心疼有庆没过过好日子,他想让有庆读书上进,他给有庆买羊哄他开心。他把偏头女婿当成徐家的人,他想留下年老靠乞讨为生的老长工长根,福贵一直都是善良的,即使他曾经是个败家子,他也没做过什么坏事。
福贵没有悲天抢地地埋怨命运不公,他认真地对待身边地每个人,亲人不在了,但不是他能控制的,他已经做到最好了。福贵经常说,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做个平常人,珍惜身边人,活着,就够了。就像余华在序言中写的,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