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AC。
今天介绍一位女子,她结婚24年,绝不和丈夫同寝。一个屋檐下,夫妻俩各玩各的。然而,丈夫去世后,她却坚决守寡38年,绝不改嫁。
这个女子,名叫苏雪林,是民国有名的才女。
1897年,苏雪林出生于官宦世家,接受当时大家闺秀必备的教育,除了读书。她只学简单的《女训》、《三字经》,哥哥们知道她不服气,便常常从上海带上一些报纸、杂志之类的,给妹妹读。
16岁那年,她被父母安排了一桩婚姻。可此时,她已经梦想成为新女性,一直争取外出求学。18岁那年,她考进了女子师范学校,后来又前往法国读书。
为了拖延婚事,她一直求学,直到29岁才归国。然而,拖延并不能解决问题。
回国后,在母亲的安排下,她不得不嫁给了未婚夫张宝龄。
张宝龄是个富家公子,家境优渥,自己也曾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求学,算得上青年才俊。然而,看似门当户对,两人却话不投机半句多。
苏雪林想要取消婚事,可两方父母都反对,最终不得不踏入婚姻。
最初,两人也曾恩爱过。然而,武汉会战爆发后,苏雪林跟随武汉大学撤离到四川乐山,而张宝龄则担任云南昆明机械厂的总工程师。
结婚不久的夫妻,突然面临分离,感情自然无从谈起。
1942年9月,阔别4年的夫妻重逢,然而,两人异常平淡,分床而居,同餐不同寝。后来,抗战结束,张宝龄回老家寻找父母,苏雪林则去了香港,夫妻俩自此再也没有见面。
1961年,张宝龄去世。得知消息的苏雪林,却做出一个让人不解的决定:终身守寡,永不改嫁。
很多人都不明白,但是苏雪林却真的没有改嫁,孑然一身,一直到1999年去世,享年102岁。
在苏雪林晚年时,她谈到了自己和丈夫的关系。她说,她和丈夫不仅仅是性格不合。张宝龄是理科生的典型性格,虽然读了很多书,可骨子里很传统,认为女子就应该相夫教子。
苏雪林从小为了成为新女性,付出许多努力,可丈夫从来都不理解她,也不接受她抛头露面干活,两人常常吵架,后来就成了朋友的相处方式。
在张宝龄去世后,苏雪林坚决不改嫁,而是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事业。
或许,对于苏雪林而言,婚姻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为自己。
卡夫卡曾经就说过:“什么是爱?其实很简单。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
苏雪林和丈夫之间的感情,不似爱情,更像朋友。若非包办婚姻和时代所限,她或许也能遇见一个优质爱人,而不是抗拒婚姻,孑然一身。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爱情的,对于不一样的人,我们可以不接受,但是需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