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从青石板说起。我犯了一个错误,明明踩的是石板,却把山塘古街的青石板路说成了鹅卵石路,有字为证。幸好,今天骑了一趟自行车(有人乱停正好被我扫了),被青石板颠得不行,才猛地发现了自己这个不得了的错误,赶紧重新编辑那篇文字。
然后,我特意去了解了一下苏州古街为啥都用石板铺路:石板耐磨、防滑,相对鹅卵石,石板更加稳固、易排水;取材便利,多为苏州本地金山石、浙江武康石;易开采加工,鹅卵石需从河床采集,运输成本高。有些古镇选用鹅卵石铺路,大多数是因为取材比较容易或者为了某种特别的美观。
昨天踏了一天的青石板,今天继续。按她们姐俩的意思今朝去平江路溜达。一号线换二号线,合计五站,再走个八九百米就到了,交通挺方便,我直接否认了姐姐乘坐出租车的提议,因为有段路据说特别容易堵车。
我一夜没咋睡一早就起床骑车去赶集的人依然精神抖擞,最晚起床的姐姐却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一路都在喊热。到了平江路,她的心情更加不好了,对这个地方张口就是一顿差评:路太窄、河边还没有任何围栏,这么多人就不怕人挤人掉下去吗?走进平江路就闻到一股臭味,难闻死了!到处都是饭店,一家像样的奶茶店都没有!比山塘街还差劲。
我觉得姐姐有点无理取闹。这正是“苏味”所在,尽可能保留古街原貌,怎么可以随便改造?我没觉得这地方有臭味,难道生气的人嗅觉更灵敏?平江路饭店多,各种苏式美食小吃都有,咱别去纠结那菜地不地道,毕竟现在推崇健康、融合菜,至少,可以让外地人在短时间内稍稍了解一些苏州的饮食文化。奶茶店本身就与古街无关嘛,又岂能作为评判的标准?
既然她们姐俩觉得又热又没意思,那就听我安排,先去吃午饭,顺便歇歇腿凉快凉快,然后去苏州评弹博物馆,坐着喝喝茶、听听评弹不惬意么?饭店又是姐姐订的,今天这家叫“稻山村”,让我想起“山寨”二字。大小姐不吃鱼虾蟹,她能吃的我们都吃,她选哪家就哪家,省得我动脑筋。今天点了苏州的红汤焖肉面、半只脆皮鸡、川香牛肉、清炒空心菜、桂香乌米藕、一杯鲜榨西瓜汁、一小碗米饭。貌似只有两个(面和藕)和“苏味”有关,但是,除了米饭剩了三分之一,其他的都光盘啦!


吃完饭我们直接去了评弹博物馆,正说唱着呢,十元一位,还送茶水,官方这么便宜?那必须去捧场。付了钱,掀开帘子一看,几乎座无虚席,能听懂的就不知道有几个了,因为没有字幕,难怪一张票子只要十块。我只能听懂一些短句,有一搭没一搭,终究听不太明白。那姐俩听不懂觉得没意思,外面又太热,直接去混咖啡馆了。我虽然也不懂,但是愿意试着听,何况还有三杯茶晾着呢!


工作人员告诉我下午四点半的演出有字幕,时间一个小时。可惜!因为那姐俩没有其他想去的地方,我把晚上八点多的火车改签到傍晚六点四十的那一趟。若再听一场评弹时间就太紧了,还要去民宿取行李和我的荷花。
我的荷花已经没有早上看着的那么鲜了,我用饮料杯给它装满水,希望能它们能好好跟我去上海。返回的路上,遇着好几位“护花使者”,大家先是互看一眼对方的花,然后再看自己的花。说实话,看了他们的荷花,我对我的荷花信心倍增。
地铁、高铁、出租车,为了这花,一路上真不容易,我尽可能不让它们缺水。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我的花,两个花瓶插起来,真美啊!我把“苏味”带回上海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