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病理改变或肾脏损伤超过3个月。本病具有缓慢起病、渐进发展的自然病程,并且发病十分隐匿,患者始终存在低水平、持续的微炎症状态,临床易失去早期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者时行疫毒,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以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别名有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时行感冒等。感冒可诱发、加重慢性肾脏病。身体的任何感染、发炎都可加重或促使慢性肾脏病病情恶化。
因此,要尽可能的预防和阻止感染、发炎。感冒、发烧是很多疾病的祸根,大家熟悉的感冒发烧引起肺炎等。许多肾病也是它引起的,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各种肾病的突然恶化等均与感冒发烧有关。慢性肾脏病病人尤其怕感冒发烧,一旦感冒发烧,肾功会迅速恶化,有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经常在一次感冒发烧就丧失了生命。所以,预防和有效的治疗感染、感冒发烧,对肾病病人至关重要。
感冒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合理的措施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根据管遵信教授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感冒的治疗经验,可采用如下治疗:
耳尖放血:每天一次。
穴位注射:用板兰根注射液2ml,利多可因注射液1ml,混合备用。取穴,肺俞,风池,中府,曲池,足三里。每次背俞穴取2~3个穴,上下肢各取1个穴。每天或隔天治疗一次。
中药汤剂:
方①:麻黄15g、桂枝10g、杏仁10g、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3g。
方②基本方为:陈皮9g、法夏9g、茯苓9g、炙甘草6g、黄芪50g、白术20g、防风10g、杏仁10g、紫苏叶15g、前胡10g、桔梗12g、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3g。
此外,勤洗手是最好的预防措施,特别是长时间停留在公共场所,如超市购物、车站等,一定要洗手。也可带手消液或消毒湿巾等临床消毒。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终后期的总称。常伴有蛋白尿、微炎症等贯穿始终。中医“治未病”思想是祖国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措施来发挥对上慢性肾脏病患者复感感冒的防治。
管遵信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有微炎症状态,感冒后用药不宜太过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银花、连翘等,如有发烧的症状,应先用麻黄汤或桂枝汤解表,一旦患者出汗、发烧减退,不可吹风,注意防护保暖。
如果患者表解不可再服上述方药,应立即改用方②口服,方②为玉屏风散与二陈汤组合有固表止汗、化痰止咳的功效,应该用杏仁、紫苏叶、前胡、桔梗有降气利咽的作用。
另外,耳尖放血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板兰根注射液穴位注射有抗病毒的作用。因此,针对慢性肾脏病感冒患者,临床治疗用药与一般正常人不完成相同,有其独特的治疗理念。
除了向该类患者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外,还要做到“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管遵信教授临床非常重视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及防护,其创立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深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