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六,但是我却不得不像往常一样早起,把昨晚做好的饭盒热一下,然后骑着小电驴去上班,昨天上夜班的人们和工作日一样开始陆续下班,但是去上班的路上却只有寥寥几人,我就是这其中之一。
而这全都是因为我们公司的休息制度是该死的大小周制。所谓大小周制度,指的是本周你双休,下周你就是单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还有996制度和全单休制度等。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那时,国家实行的是单休制度,在1994年以前,我国法定的劳动者每天工作八小时,每个星期要工作六天,只有一天休息。所以大多数上班族都把家务活堆到星期天干,换煤气、洗衣服、逛街、买菜、照看老人等等,所以那时候有一句流行语: “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
“五天工作日”的政策变迁始于1986年5月,在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支持下, “缩短工时课题组”成立。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995年开始全国实行5天工作制。
虽然很多企业没有落实,也利用法律条文避开了违法行为,但总归还是有很多打工人享受到了双休的快乐。
有人在网上算了一笔账,如果你是双休的话,那么你工作的时间比休息的时间是5:2,也就是2.5,如果你是单休的话,那就是6:1,也就是6。我不知道这种计算对不对,但差距也是一目了然的。
单休制度,压榨了员工的时间,员工精神上没有得到足够的放松,身体上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周六带着不忿的心情上班,星期天早上睡个懒觉,然后一整个下午都在焦虑中度过,就这样睡了一觉,假期就没了。周一带着疲惫和怨气去上班,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降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引发员工在工作当中出现摸鱼,工作效率低的情况,进一步影响公司的整体效率。单休的公司工作氛围也比较沉闷,员工没有活力,容易滋生离职心理。所谓的延长工作时间,能提高生产,我看也不过是老板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虽然有很多又名的企业家为996站台,但那是根本没把员工当人看,就是要把人整成工具,变成一个商品,一个巨大系统里的零件。那不是福报,是畸形的制度。
过劳死的例子越来越多,就是最有力的证据。打工人一定该休息时就休息,身体是自己的,拼命赚的钱,最终只会流向医院。一定要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