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学习|最喜爱的老师

6月15日,结束了MBA一年级的期末考试,一年就这样过完。

一年级是最为充实的一年,二年级开始穿插选修课,三年级开始做毕业设计,基本就不用到学校了。

考试前,按学校要求在网上对每位任课老师进行教学评价。

当评价到数模老师时,我全部给了最高分。

这是一位50多岁,即将退休的男老师。他清瘦,幽默,专业,敬业。

“这门课程相当难!”

这门课程的全名叫做《数据、模型与决策》,主要原理就是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做出决策,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数模课在每周日下午。上第一节课时,老师记错了上课时间,提前半小时到了教室。自己在讲台玩了半天手机。

上课了,老师从自己包里拿出了课本和教鞭……对,是教鞭没错。在这个大家都用激光笔的时代,老师拿出了这么一件很有年代感的物件。

老师一开腔就说,“咱们这门课是相当难的一门课”!天呐,老师不都是为了鼓励同学,把很难的课程也说得没那么难吗?这老师怎么一上来就说自己的课程很难啊!

“当然了,如果上课好好听就会觉得不难,要是不听课自学还是有点难度的。”

这翻话让本来数学就不好的我,心都揪起来了。心想上课一定得好好听啊!

可能大多数同学都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吧。所以这门课大家的出勤率都很高,是所有课程中出勤率最高的。

在读的MBA人,大家都是有工作的,而且有的同学还有家庭有孩子,对于周末的学习是很难保证100%的出勤率。数模课算是一个特例。

“你又走了” “有点感觉没有”

然而,这位老师也总是有办法让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因为他记住了全班80%同学的名字。这在MBA课堂,甚至是大学课堂上都是很难得的吧。

老师一旦看出谁走神了,就笑嘻嘻地直接点名字,说“某某,你是不是又走了……”既拉回了这位同学,又给课堂平添很多乐趣。

对于点名字,每个同学既兴奋又紧张。这或许有点像初高中时代的课堂做法,但比起老师只管讲不管学生听不听的“大学课堂”,这的确是有效的。

当讲了非常难的一小节后,全班同学被难到没有一点回应,气氛略尴尬。这时老师会找一个他经常开玩笑的男同学,问他“某某,你有点感觉没有啊”,这个“有点感觉”真是让人觉得好笑。

这位同学也颇给老师面子,犹犹豫豫地说“有点感觉了吧……”又是哄堂大笑!

小学的数学老师应该由大学教授担任

课间休息时间,很多同学都喜欢和老师聊天。有位女同学跟老师说:“老师,我从初中开始就不擅长数学。高考时我的语文、英语都是140多分,数学却不及格。”

这大概是很多女同学的苦恼。

老师听后说:“其实学习没有不擅长这种说法,但是很多同学因为在小学或初中时某科成绩不好,而老师又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同学就认为自己不擅长该学科、没能力学好该课程。”

“就数学而言,我认为应该让退休的大学教授去教小学、中学。因为在小学和初中时期,很多同学不喜欢数学的原因就是公式太多、太枯燥。”

“其实每个数学公式都是有其实际的意义的,不过这种意义要到大学才会教授。”

我觉得老师说的非常在理。于是,这门课程满分100,我考了96。用实践证明了没有不擅长这一说(其实是老师出题太简单)。

上课时把课程说得那么难,是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考试时把题出的那么简单,是为了尽量让每个人都能过关。满满的都是套路。

数模老师

最后一节数模课上,老师讲完课,还送给同学们几句寄语:

“人的一生会经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决策

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是由一系列决策所导致的结果构成的

不同的决策序列就会产生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太感动了。

很多同学为此发了朋友圈。在社会摸爬滚打、见识了生活的残暴之后,再次走进课堂,听到这样的谆谆教诲,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吧。

老师的寄语   道出决策课程的真谛

结课与考试之间大概有一个月的复习时间,考试当天数模老师还到考场帮忙监考。我的疯狂室友(以后会写我的室友),还给老师订了一束花。

没想到,在课堂上风趣幽默、侃侃而谈的老师,面对送花的女学生却有几分不好意思。全班同学起哄给他们合影。同学们对老师的爱,满满的都要溢出来了。

在这个世界,不论与谁的相逢,都是一种缘分。更不用说教会我们知识和做人道理的恩师。

虽然与数模老师的相遇晚了一些也短了一些,但依然要感谢您,感谢您在人生路上扶我们一程,让我们走得更加坚定稳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