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
课标明确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以前老的课标也提语文素养,但它没有核心两个字,现在的核心素养它更明确了以前的概念,像语文素养,大家一用都知道,有的时候你讲的内容包括像听、说、读、写能力或者加上文化文学修养等等,就是没有那么明确的界定。那么新课标它界定的是清晰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要达到素养可能很多,但课标就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问题,可以说我给这个课标中这一点的评价是很高的,包括高中课标,都把语文学科的定位清晰了,甚至可以说终结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是什么?语文要教什么,学什么?还有语文是不是有人文性、工具性?哪一个更基本等等问题的争论。所以现在的新课标从高中到义教(义务教育),都提出了语文的核心素养,凝练了这个概念。这个词(核心素养)我觉得用的好,凝练了这个概念,把以前很多争论,很多说不太清楚的问题理清了,所以你要问语文教什么的学什么的,以前我们总说听写读写,听说读写,或者是教的是文化,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都对,但现在核心素养讲得更清楚了,核心包括了4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4个方面不是平列的。这次,课标把四个方面又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文化自信,它摆在前头,挂帅式的出现,它是一个基本的发展型的素养,还有更高的,像整本本书阅读,还有综合性的(素养)、拓展性(素养),它这样分,我能够体会它的用心良苦。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但实际上,我理解的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语用。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独有的,你说文化自信,历史课也有文化自信,其它课也有,所以语言文字运用这是基础的能力。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把其它几方面像思维、审美、文化等等带起来,这样的理解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