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车站等车的时候,看到一个母亲正在给两个三四岁的孩子拿吃的,有个糖只有一个,妈妈说:“两个人分着吃,要学会分享”。
弟弟拿着给姐姐吃一口,自己也吃一口,轮流着吃,没有吵闹,没有独占。
在吃卤蛋的时候,妈妈没有代劳去撕开塑料包装,而是说:“从缺口那个地方撕开,你这么聪明,肯定可以找到缺口撕开的”。小孩拿着卤蛋转了一圈找到了缺口撕开了卤蛋。
最后,妈妈不忘说道:“垃圾要放好,不能随地扔垃圾”。
这个妈妈是聪明的,就这样的一个小事,教会孩子三个道理,一是要学会分享,没有因为弟弟小,就要求姐姐让给弟弟吃,也不允许姐姐独占,要相亲相爱。二是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三是帮助孩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三个道理中,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无疑是第一个道理最重要,没有偏爱弟弟,没有冷落姐姐,姐弟都是同等的。
他们分享的,不仅仅是糖,更是母亲的平等对待的爱。
2
同样是两姐弟,因为妈妈的教育不同,有着不一样的生活。
邻居家的母亲从小教育姐姐要爱护弟弟,却没有教育弟弟要尊敬姐姐。
一家人都宠着弟弟,哪怕是十七岁的弟弟对着姐姐大打出手的情况下,妈妈也仅仅是阻拦而已,没有对弟弟进行教育,反而叫姐姐不要招惹弟弟。
姐姐曾经也是相当宠爱弟弟,只是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弟弟的动辄大吼和大打出手。
姐姐工作,弟弟上大学,家里明明有能力,但妈妈却还是当着弟弟的面,打电话给姐姐让姐姐出钱供弟弟上学,姐姐稍有微词,弟弟就在旁边说:“我以后还你行了吧。”姐弟的关系,因为父母不同等的对待而变得畸形。
母亲只知道让姐姐对弟弟好,对弟弟却连基本的感恩教育都没有做到。母亲有没有想过,弟弟能对姐姐大打出手,或许哪一天,也会对父母大打出手。
这种教育下,受害的不仅仅是女孩,更是家里的每一个人,父母以及女孩会被男孩一生拖累,男孩本身,也会因自己的不成器而浑浑噩噩过一生。
3
与之类似的,就是欢乐颂里樊胜美的故事。
因为父母的差异对待,樊胜美工作多年,工资都用于补贴家里,被家里人逼得喘不过气,成为樊胜美的一个梦魇。
工作被打扰得不能顺利开展、男朋友的家人也被打扰得不愿意接受她。
而她的哥哥,作为一个哥哥,丝毫没有做哥哥的样子,游手好闲、整天惹事,还要樊胜美给他收拾残局。
而她的妈妈,一味的溺爱着已经成家有孩子的儿子,从没想过,樊胜美也是她的孩子,樊胜美有事的时候,又有谁帮她解决呢。
梅艳芳也是如此,从小因为母亲重男轻女而辍学,挣钱供哥哥读书以及家人生活。
母亲好赌成性,输了就找她要钱,哥哥做生意亏本欠钱也是留给她去还。在梅艳芳住院时,其母亲还一直在问她要钱用于“傍身”。
两个家庭的悲哀,都是由于对孩子的不平等对待而造成,女孩拼尽全力,得到的却还是轻视。
4
总有人说,有一个好母亲,将影响三代人。
且不说这句话是否有夸大的嫌疑,但是其道理却是公认的正确。
生活中听到的重男轻女的事,很大一部分都是孩子的母亲重男轻女,自己本身是女人,而且很有可能自己当年也是被轻视的,感受过那种被轻视的感觉,却还要轻视女儿。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会把这种思想不断地往下传递,以致悲剧时常发生。
很多女孩子天生就是捕捉别人情绪微妙变化的高手,内心很敏感,别人对她好不好,爱不爱,其实她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也因此她们拼了命想做得更好,只为让父母更肯定自己。
作为一个小孩子,女孩对父母并没有什么要求,即使贫困,只要是被重视的,也是开心幸福的。
希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重男轻女的思想能有一天被根除,每一个女孩,都能被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