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有一个事情。让我体验互动成分分析。
我看到:
早上给同事安排了一项工作,他不接,把材料又放回了我的桌上,然后一言不发。
我认为:
我又有什么事情惹到了他?因为这个同事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一言不合就会你脸色。
我觉得:
我当时的感受,有他不配合工作的愤怒,也对他发飙的恐惧,还有对自我的怀疑,我在想我到底哪个地方又惹到了他?
我行为:
我当时让自己保持客观,我看着自己的情绪变化,也克制着自己想要去问他为什么这样的冲动。我处理着自己手头的事情,没有让自己自动化的讨好模式启动。
他一直沉默,这很不符合他的个性,他是一个非常多话的人,这种沉默让我感受到压力,但我坚持住了。后来我出去了一下,回来听到他们在聊天,才明白他今天的情绪点是因为单位的考核优秀名单里没有他,他觉得失落。他的情绪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我信念:
今天与他的一幕又是我过去经验的自动运作。小时候妈妈生气,同学生气,我都会不自觉的怀疑是我哪儿做的不好?哪儿做错了?这里面我有一个默认的规则,就是“我要对他人的情绪负责”“我害怕惹他人生气”。
写到这里,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信念是多么的荒谬,为自己感到可怜。我主动承担了与我无关的事情,这也是目前自己工作中负担过重的原因。
他人情绪与我无关,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我能做的只需去了解并让他表达。
与前人一样,她发现如果知道“人们从哪里来”,我们就 可以理解绝大部分的反应方式。她相信一个人无论采用怎样的沟通,对个 体本身而言,一定具有某种意义和目的,即便从表面上也许看不岀来。
我们眼前的每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累积的,他此刻的行为是过去经验的表达。
让人们进行有意义的接触和沟通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的过去 留下了太多的阴影,同时又有太多自动化的应对反应在干扰着我们。
的确如此!
打破防御性的习惯
在不能肯定他人意图的情况下对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做岀反应, 我们的意见不合常常会升级为争执。我们常常为了保护自身的感受、知 觉、期望和自我价值感做出反应,而不是将关注点放在眼前的冋题上
陷入困境时,我们常常会执着在内容水平上:“你做了这个或那 个,而你本不应该做那个。” 一旦这种反应性的自我防御模式开始启动, 有关对与错、公平与不公平的整个循环就会被激活。而要打破这个防御性 的模式,并深入理解某人的沟通过程,我们需要仔细核查他人的意图
不确定的情况下不作反应,今天我做到了。同事帮我核查清了他的意图。
探索新的选择
在我们仔细思考如何改变旧有模式的时候,如果能够想岀三种选 择、三种含义、三种反应以及三种行动,将会非常有帮助。萨提亚鼓励人 们拥有至少三种可能的选择。她认为一种选择并不算是选择,拥有两种选 择只是让我们处于两难的困境,只有拥有三种选择的机会才能够为我们提 供新的可能性。
凡事有三个以上选择,这是雨馨老师给种下的信念,源自这里。
觉察、接纳以及与他人的联结,成了向自我 完善迈进的几条重要途径。
我目前与他人链接,还是欠缺。
一旦我们鉴别出某个来访者互动中的各种成分,就可以选择进入个 体内部系统的任意一个水平:感觉、知觉、期望或渴求。
摘自心即佛:
看到自己的行为,看到自己的感觉,看到自己赋予的意义,看到自己的感受,看到自己遵循的规则,看到自己运用的防御机制,看到自己的期望,看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人往往就会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