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学习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给我最深的一个概念就是:活在未来。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可是却充满着诱惑,暗藏玄机。
活在未来是随时随刻需要锻炼的能力。它是一种眼光、一种心态、一种超前的逻辑思维。
前段时间,网上报到几个即将上大学的小伙伴因为学费被诈骗了,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看完内心很觉遗憾和叹息。一方面感叹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一方面为逝去的生命和家庭感到惋惜,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那么努力那么多寒冬和酷暑都熬过来了,都不曾放弃,最后却倒在了钱上倒在暂时对未来的绝望上。
以前的我或许第一反应是觉得他们因为不到1万元的钱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很傻,很不可思议。随着自己的成长和知识结构的慢慢完善,慢慢可以用更加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整件事情。我们先倒推着思考这件事。
就以1万元为例,1万元工作后能力强点运气好点或许立马就能赚到,它远远威胁不到生命。那么再往前推,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万相当一年的学费,失去了,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并且家庭条件很普通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会孤独无助,但是会了结生命吗?基本不会。那我们再往前推推,家里东凑西借借来的1万元,它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意味着什么?
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这意味着终于走出了十年寒窗,意味着终于探见希望的曙光,这一万元它连接了未来和现在。对于家庭来说这是堵上了现在所有的储蓄和不远未来的所有债务去帮孩子实现未来的梦想。对学生本人来说这一万被骗了。他通向未来的路断了,他对于家里人有着深深的愧疚,对骗子深深的痛恶,对人性深深的怀疑,他那一刻的绝望我们旁观人确实没办法感同身受。他那一刻选择结束生命我们也只能是旁观者。
作为旁观者的我也只能有着旁观者的假如。假如他们选择活在未来,不仅活在比眼前稍远的未来,而且选择活在5年10年后的未来。1万元对于稍稍超出眼前的未来确实不能让他走出困境,那么远一点的未来呢?5年的未来,他要不就是已经工作了一年了,1万元对他来远不能成为问题,如果他没有选择上学,1万元早就不成问题了。其实再想乐观点,上大学的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就可以帮他解决困难。作为旁观者这个问题确实不是问题。
问题出在哪呢?问题出在教育和自我视野上。思维的局限让他看不到未来种种的可能性,自我视野的狭隘上,让他没有分辨出摆在他眼前的可能性是最不值得去做的选择。
我们的教育充斥着太多的成功学,而少了成长学。我们没有意识到也不愿去认可每一次的成长其实就是一次小小的成功。如果他知道上大学只是成长的一种方式,只是成长过程中N次成功里的一次失败,其实有其他选择也不坏,那么这个悲剧是不是可以避免?
如果我们的教育里没有那么多我们望其项背穷尽一生的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的榜样,而是也加入一些平凡普通人的成长经历故事,血肉分明,失败挫折简简单单,平平常常,却也耗了半生力气去克服的例子,我们对其没有不屑而是看成这是一种人生常态,那么我们对于成功的认识是不是不会这么单一和偏执,那么晚点获得成就也并没有多么不好只要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努力、只要我们坚定的相信未来的希望一直在,那么目前的困难是不是真的就是眼前的困难,只要人在,所有都没有失去?
原本是想从另一个层面写这个概念的,突然脑袋了冒出了之前网上的报道,逐随心而写。以后多多思考,多维度去练习活在未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