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睡眠质量

最近开始关注睡眠情况。

主要是通过APP数据查看,总体得分在80-85之间,四星半的评价。

其包括各项内容以及参考值。

深睡比例,这个数值未能达标,属于偏低的情况。

什么是深睡眠呢?

指在这个阶段,脑电波频率明显变慢,呼吸频率和血压也明显降低,因此深睡眠也称为漫波睡眠。人在深睡眠阶段的睡眠程度最深,喊醒阈高。

如果在深睡眠阶段被唤醒,可能出现头晕、心悸、心情烦躁等症状。

深睡眠对稳定情绪、平衡心态、回复精力极为重要,一般来说,深睡眠时间越长,睡眠质量就越好。

深睡比例值偏低,那么相应的浅睡比例就会偏高。

什么是浅睡眠呢?

这个阶段,脑电活动减慢,心率和呼吸速度放慢,人进入了睡眠但是很容易被唤醒。

浅睡眠也是健康和生存的必须,是人的一种保护机制,但如果浅睡眠比例过高,睡眠质量就会变差,容易出现睡不醒、不能解乏的感觉。

其他几项还包括夜间睡眠时间、零星小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快速眼动比例、清醒次数、呼吸质量;这些项目数值都属于正常状态。

一开始我对快速眼动非常好奇。

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这个阶段,人的眼球在眼皮下快速来回移动,在这个阶段被唤醒者绝大多数据报告正在做梦。

在快速眼动阶段,肌肉一般处于松弛状态,这是一种安全保护机制,避免我们在梦中做出动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经常梦到跑不起来或者叫不出来。

在我看来非常关键的一项还包括夜间觉醒次数。在正常情况下,夜间睡眠觉醒次数少于2次,觉醒总时间不超过总睡眠时间10%。而导致夜间睡眠觉醒的原因多种多样。

如果夜间频繁觉醒,那么即使睡眠时间不减少,睡醒后也会出现体力不佳的情况。

总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后,睡眠最终得分会比较理想。所以这里还是认可人每天应该保持八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最后还有一个解读与建议

其中提到深睡占比偏低,相对不足,而这个不足,可能会影响身体新陈代谢,皮肤会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

并建议日间小睡时长保持在30分钟以内,午睡过长可能导致晚上入睡时间推迟,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这个建议对我算是一种提醒,平时上课很累 ,尤其上午四节连堂课的情况,午饭后,大概十来分钟就开始巴不得午睡休息了。而我一般的午睡时间在40-50分钟左右。

关注睡眠质量,也是关注健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