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是在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背景知识还有乘法的意义与乘法口诀以及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那么有关应用,我的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在课堂上,通过我们的学习,孩子们又能得到哪些新的知识,新的启发?思虑再三,最后把教学目标定位为:A级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B级目标: 1、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中的进位法则。C级目标:培养数感,归纳常见的“数学模型”。
在实际操作后,才发现这样的定位给本节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没有一个重中之重,没有一个聚焦的中心,什么都比较重要,到最后也是匆匆收场。为此,我把目标做了调整,在估算环节,减少时间,进位加法进行适当的练习,不进行数学模型的引入。
接下来是进位竖式环节,这一环节其实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一个应用。先独立列出算式,21×265或者206×21.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你打算怎样算出得数?可以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法,例如:拆数后口算、表格计算、竖式计算等。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只要学生独立思考,能用自己的方法合理地解决问题,我都给予鼓励。重点研究竖式计算,可以把口算、表格和竖式这三种方法的每一步联系起来,加深对竖式每一步的理解,在用竖式计算时,我会重点关注后进生其竖式中的进位,试着让他们板书,然后全班订正。利用已经熟悉的方法对竖式中的进位进行理解记忆,这样的迁移对进位竖式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当进位竖式已经理解透彻,可以很明确的说出每一步的意思以及进位方法后,可以出示第三板块巩固练习。这里我准备了两道练习题,一是电影院的座位问题,二是课本练一练学校人数问题。根据上课随时出现的状况,来进行分析、处理。
接下来我想谈谈有关课堂小结的问题,总体来说,我的课就是虎头蛇尾,开篇让人舒服,缓缓道来,越到后面,越散的开,铺了一地就着急往后赶的节奏,没有收持有度,没有节奏分明,更没有最后很重要的课堂小结,我们轰轰烈烈一节课,到底学了什么,学生们能总结到何种程度,他们还有怎样的思考?有什么新的启发或者是新的困惑?没有,我们好像注意力转移到中间建构环节,导致后期的收尾是一团糟,殊不知,最后的小结才是完美的收官,才是画龙点睛之笔,为我们后期的脑图,做了很充足的准备。关于操作上,可以让孩子尝试着总结,也可以我们带着孩子们来梳理思路。
总之,本节课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一些大的枝节是需要放弃掉的,聚焦、总结,是我最大的感慨,这是我这节课中最最欠缺的,在今后的课程中,我的脑海会紧紧铭记这两个词语,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我的课程内容更加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