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我们都有认知偏见。经济学家罗宾霍格斯称之为知识的诅咒。克服知识的诅咒或许是优秀作者进行清晰表达的前提。
【概念转化】人类是很自我的生物。我们每个人都在偏见中生活。从小接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构成了我们认知的一部分,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迥乎不同的认识,形成了人生百态,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升级我们的心智模式。才有可能逃开偏见的束缚,避开知识的诅咒。
【个人体验】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理念中有一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似乎正人君子不应该谈论钱财,仿佛钱是什么不好的东西,两袖清风才值得提倡,读书时学的也是甘于清贫和奉献的教育行业。这反而让我们一觉踏进了财富的误区,有时候为了现实变得蝇营狗苟,斤斤计较。
几年前接触的一些理财类的书籍,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还有《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可以说这些书籍极大的颠覆了我的金钱观,一个讨厌铜臭味的人怎么可能会发财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开始一本正经的谈钱,而不再被“无私奉献“、“谈钱伤感情”这种论调洗脑。
在疫情之后,消费降级之前,我学会了长期定投基金,学会了逐步降低自己的物质欲望,不断提升内在的能力。用提升能力降低欲望的方法来增加自己的幸福指数。这就是避开知识诅咒的一个例子。
【行动指引】在演讲的过程中一定要厘清思路,弄清演讲的目的是什么,主线是什么。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你讲的东西观众一定能接受,这也是一种想当然的认知偏见。
先让观众听懂这是前提,一定要告诉观众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可以使用一些关联词将那些句子概念连接起来,使观众充分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然后让他们认同你的观点,最后才会愿意做出改变。当然不必过度解释,而是可以引入新概念,运用类比等方法描述其特征,调动观众积极性去体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