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你会想到什么?
无非是觉得这些事应该和自个儿家没什么关系,毕竟现实中这种事发生的概率似乎很低。要不就是觉得自己家孩子听话乖巧,不太可能受欺负,或者认为都是孩子,打打闹闹的问题不大。可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大火的一部日剧又把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问题推到了大众视野面前。对于这部日本人气偶像们演绎的电视剧《三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家长们或许并不了解,但它所揭露的校园欺凌现象却值得深思。
毕竟,校园暴力和欺凌并不只发生在日本,它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普遍存在,中国也不例外。
在网上搜索【校园欺凌】,相关新闻报道可谓是层出不穷。
你还觉得校园暴力和欺凌离自己家孩子远吗?
1.什么是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这两个概念或许并不清楚,很多人甚至单纯认为这只不过是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顶多也只能算是“过分的玩笑”。但实际上,这些“过分的玩笑”给孩子们带来的阴影可能是终身的。
百度百科上,对于校园欺凌的定义是这样的:
校园欺凌(Scool bullying)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事实上,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还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异。某些做相关研究的论者表示:暴力与欺凌行为确实存在着有重合,它们都会借助肢体力量对别人刻意进行伤害。
不重合部分在于暴力行为的攻击强度往往会比欺凌行为攻击强度大得多;而欺凌行为在表现方式上比暴力行为的种类要多,比如欺凌不仅是对他人实施暴力上的身体攻击,还包括对别人的讽刺、嘲笑或是孤立排挤等,这些都是二者间主要的差异。
很多家长都会下意识觉得,小孩子皮实得很,小小年纪不会有那么多心事,但其实像被孤立、被同学语言侮辱等“小事”,都极有可能给孩子造成无可挽回的心理伤害。
2.三个角色,哪个都要重视
家长们普遍会觉得,只要自家孩子不吃亏,那就没事。但俗话说:一场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被欺凌者所受的伤害自不必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欺凌与暴力带来的创伤需要很久甚至一生去抚平。而对于欺凌者,其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暴力倾向加之攻击冲动很有可能导致其犯下更大的错误,摧毁掉往后的人生。
旁观者的伤害看起来最小,但实际不然。目睹过校园霸凌的未成年人极有可能陷入恐惧、愧疚、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里,不加之正确引导就会出现厌学、焦虑、抑郁等问题。
3.家长该做点什么?
出现校园霸凌肯定不只是孩子存在问题,社会、学校、家庭甚至不健全的法制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和最亲近的人,家长应该怎么面对校园霸凌呢?
(1)不溺爱、不武断,教会他们爱已尊人
不要对孩子无条件地宠爱和妥协,也最好避免包办孩子生活学习上的所有事。当遇上需要解决的事时,和他们一起面对,合理分析。肯定正确的,也需要承认并改正错误的。
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独立,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
(2)多交流,重沟通,学习很重要,但学习不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教育不是只要“吃饱穿暖”。未成年人,尤其是初高中生,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急剧变化。不要对他们的“小九九”置之不理,寻找合适自家孩子的沟通方式,多倾听他们的烦恼与压力。及时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好好学习当然很重要,但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呢。
参考文献:
[1] 宁浩 《初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现状及防治策略》
[2] 刘童 《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预防对策研究》
[3] A Mellor:Bullying in Scottish Secondary Schools[J].Adolescents,1990.
[4]Smith.P.K.,The Silent Nightmare:Bulling and Victimization inSchool Peer Groups[J].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1.